云南省科技厅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0013050081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来源:农村科技处     2022-05-18 09:03:20     【字体: 】    

省农业农村厅:

楚雄州代表团提出的“关于支持重塑楚粳品种新优势的建议”,已交我们协办。结合省科技厅职能职责,经认真研究,现提供协办意见如下。

省科技厅一直重视粮食作物生物育种相关工作,在2021年印发的《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聚焦生物育种,明确提出“以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的主要农经作物、畜禽、水产和林草等动植物品种为重点,推进育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内外种质资源收集与引进、系统精准鉴定、挖掘和创新利用。实施良种联合攻关,攻克一批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选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适应机械化种养、轻简化栽培及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突破性系列新品种。强化体制机制、组织模式创新,围绕遗传资源挖掘、品种创制、良种繁育、种子加工、中试及产业化全链条配置创新资源,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

2021年支持立项“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绿色轻简技术集成”项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担,由楚雄州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参与,项目总经费622万元,其中省财政经费500万元。该项目以产业为导向,对优质稻全产业链进行布局科技创新,采用常规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多年多代异地穿梭选育的方法,创制新种质,选育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和绿色高效等性状结合的优质食味和加工专用水稻新品种;集成优质稻新品种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标准化繁育优质良种,实现水稻生产的轻简化和绿色化,生产优质食味米和米制品加工优质原料;研制专用、特色米制品工艺和技术,实现稻米专用化,提升加工效益和效率。打造“从育种到加工”“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产业格局。从源头提供优良种源、标准化进行绿色和有机种植,生产高品质原料,加工出高端香软米、通过品牌创建与产业化开发。着力打造 “从育种到加工、 “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产业格局,提高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在组织方式和水稻全产业链生产上达到协调创新。

2021年度,项目组对国内外引进的865份稻种资源开展了评价鉴定,共筛选到161份在米质、产量、抗性、氮高效等方面表型优异的材料,为我省水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优异的种质资源。按利用“两型”资源配制杂交组合及元江点世代促进,对部分杂交后代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目标基因,杂交后代种植、多点穿梭选育和多性状同步鉴定,对筛选出优质高产品种(系)进行多点试种,提供了19个新品系参加参加省级区域试验,5个新品系参加自主实验,审定新品种6个。集成水稻绿色生产技术7项,绿色高效水稻种子质量控制技术2项,生产原种0.5万千克,生产良种60万千克,示范推广新品种云粳37号和楚粳48号超过15万亩,亩新增综合效益150元以上,集成产后增值技术1项,带动漫香云天、荣江、足食米业等企业生产加工优质米150万千克以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授权地方标准1项,申报地方标准2项,申报植物新品种权1项,发表论文4篇。

下一步,将继续关注楚粳品种相关科技需求,鼓励相关单位按照科技计划申报指南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

此函。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5月18日

(联系人及电话:农村处 李鹏,63194887)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