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重大科技专项崛起滇西现代化乳业
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2017-12-04 00:00:00     【字体: 】    

《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物重大专项,2014年起由云南农业大学牵头,昆明雪兰、邓川蝶泉、欧亚、皇氏来思尔、乍甸乳业5家加工企业、腾冲巴福乐公司养殖企业、大理家畜繁育指导站等承担,计划至今年底全面完成。近日,省科技厅宣教中心组织中央驻滇及省内主流媒体,进行了“科技支撑云南奶业现代”专题采访报道。所到之处,但觉云南奶业今非惜比,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特别是大理州,参与承担《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单位分工协作,从牧场建设、种牛培育、流程管理、产品开发、标准制定、市场开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技支撑体系,俨然崛起了“滇西现代化乳业中心”。

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杂交犊牛成奶业“源头活水”

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是全国40多家注册种公牛站之一,也是云南省内现有的2个种公牛站之一,主要承担优良种公牛引进培育及优质牛冷冻精液生产推广任务。

在实施“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物重大专项中,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负责 “优秀种牛繁育及优质冻精推广”,总体目标是引进培育荷斯坦、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奶水牛三个品种的优秀种公牛,并开展冻精生产集成技术研究,提高优质冻精产量、推广数量以及对奶业发展的良种支撑能力和作用。实施期间,该指导站累计完成培育各品种优秀种公牛60头,推广冻精175.16万剂,在大理州取得改良配种母牛89.5万头,实现产犊68.6万头,创造社会效益达34亿元。

欧亚乳业:优质奶源支撑新产品开发

在“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物重大专项实施中,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主要承担“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与风味营养奶产业化开发”。依托项目,建成了奶牛存栏数达2000头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配套饲料地种植青贮玉米800亩、苜蓿400亩、黑麦草300亩;优质奶源支撑研发了4大系列12个新产品,通过对现有设施改造和增购,建设生产线实现新产品产业化。为研发生产更多新产品,该公司先后对老厂前处理系统、净化灌装间、包装系统等实施改造,不断增购生产设备设施。陆续购置了均质机、胶体磨、瓶装机等40余台新设备,并投入使用。椰子牛奶、复合蛋白饮料、果酸乳、儿童成长配方液态奶、核桃花生奶、畅好乳酸菌饮料等新产品投入市场,倍受消费者青睐。

蝶泉乳业:“有机认证”促省外销售增势强劲

位于大理的云南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依托“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物重大专项的研发,建成一个2000头奶牛的生态养殖场和上万头奶牛的优质奶源基地,研究建立奶牛数据化生产管理系统;建设了一流的现代化“功能奶粉”系列产品加工车间、生产线,制定益智核桃奶粉、“肠润”功能奶粉、成长功能奶粉等三大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规程和三大系列产品的质量标准,获1项发明专利、以及1个有机原料奶认证产品和2个有机产品认证。项目实施后,销售收入从2014年4.9亿元提升到2017年6.4亿元。由于奶源及奶质的提高,产品在省外的销售增长势头好,预计2017年在省外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亿元以上。

皇氏来思尔:建成国内首个企业菌种种质资源库

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独辟蹊径,建设了国内首个企业自建菌种种质资源库,保藏规模可达16000株,从而奠定了其酸奶发酵剂和益生菌深入研究的基础,促进了自主知识产权发酵乳制品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同时,项目实施期间,该公司新建1条年产10000吨乳酸菌饮料生产线、新建1条年产30000吨发酵乳制品生产线、新开发10个新产品上市销售并取得较好市场反响。项目实施三年来,公司销售收入实现年均25.03%的增长,产品销量实现年均21.98%的增长,年净利润实现年均13.34%的增长。

《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主要负责人云南农业大学毛华明教授介绍说,《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提高乳制品企业高端特色产品的研发能力,引导、促进企业引进高产奶牛、自建现代化奶牛场,提高荷斯坦奶牛、奶水牛和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冻精与种公牛生产水平与能力,技术集成加快奶牛繁育和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等,充分发挥了云南发展奶业的优势和潜力,加速了奶源建设和乳制品加工的现代化进程。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