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陆稻陆生适应性进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来源: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处     2020-02-14 17:40:44     【字体: 】    

2020年2月5日,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农学院胡凤益研究员及其团队共同完成的题为“Neo-functionalization of a Teosinte branched 1 homologue mediates adaptations of upland rice”的研究论文,论述了陆稻在陆生适应性进化中的分蘖调控作用机制。

陆稻,又称为“旱谷”、“旱稻”、“地谷”,是为了适应陆生环境(Aerobic,旱地环境)的一种生态型稻作品种。陆稻在整个生育期土壤处于陆生状态,经过陆生环境和人类的长期选择,其分蘖大幅减少。而许多禾本科作物,例如,玉米、高梁、小麦、小米、珍珠黍等农作物,进过长期的驯化和选择,其栽培种的分蘖数和野生种相比明显较少。该项研究发现了陆稻适应旱地生长的分子机制,即陆稻通过降低分蘖基因OsTb2表达来减少分蘖以适应旱地(陆生)生长。包括高粱、玉米、小麦、黍子等旱地作物(陆生)作物在驯化过程中均存在分蘖减少过程。该研究不仅扩展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作物分蘖进化的理论,而且为选育适应旱地种植的水稻提供了思路和材料。

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吕俊博士和黄立钰副教授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胡凤益教授为通讯作者。西北工业大学王文教授、中科院基因组所陈华研究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Len Wade教授也参与了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国家973计划等项目资助。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