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也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自2018年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伊始,玉溪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推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增长。
一、加强政策引导
出台《玉溪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等系列政策,整合省市两级财政科技资金,实施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补助,两年补助643户企业1.5亿元,有效激发全市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成功培育98户高新技术企业、3户上市企业、4户新三板挂牌企业、11户国家和省级星创天地、5个省级众创空间、520户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大红山管道公司获得国家“贯标”企业认定。滇雪粮油蝉联“中国食用油加工企业50强”和“中国油菜籽加工企业10强”;云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列入“2018年云南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云南磨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列入“2018年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
二、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玉溪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带动企业投入27.14亿元,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3个、省级高新区3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29个、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25个。云南省植物提取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全省三七系列产品深度开发骨干实验室,玉溪沃森疫苗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奠定了玉溪生物疫苗产业基石。全市57个科创平台研究解决了一批对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并以技术入股、技术转让、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等形式面向社会转化科研成果256项,辐射企业302户,直接经济效益4.9亿元,带动效益超过百亿元。
三、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玉溪培育市级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165人,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人、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人、省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3人、省级技术创新人才及培养对象13人、省级创新团队4个。科技人才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普光跃团队带领大红山管道突破复杂地形矿物管道运输一系列技术瓶颈,杨雪峰团队助力大红山矿业掌握国内首创的天然微合金铁粉生产关键技术,学科技术带头人黄镇带领玉溪沃森成功实现包括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内的6个品种7个品规疫苗产业化,奠定玉溪生物疫苗产业基石。
四、加强研发政策服务
一是积极开展研发投入统计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到2000余人次,参培企业1000户以上,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以及特级、一级总承包、一级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全覆盖。宣传研发经费后补助、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针对研发投入活动的各个关键点,以简单实用易操作为教学原则,聘请省级研发统计专家、科技管理一线专业人员进行授课,以项目解析为主线进行经验交流,有效提升了企业财务人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上报数据的精准率。
二是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玉溪市科技局组织全市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采取“一线工作法”,对企业研发投入统计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指导帮助,2020年以来对467户规模以上企业逐一开展上门服务,认真梳理分析项目立项、成果形式、资金归集、统计上报等各个环节,力求做到研发活动程序规范、原始材料齐全、上报数据精确,大幅提升企业申报数和研发经费申报量,基本实现应统尽统。
五、加强检查督促
2020年初玉溪市科技局牵头组成4个市级督查组,督查各地研发经费后补助、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和研发投入统计技能宣传培训情况,化解企业上报数据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漏报错报的情况发生,消除企业在研发投入统计上报中疑虑,提高数据上报质量和认定成功率。
通过上述举措,2019年玉溪研发投入统计上报企业数、研发经费总量与2018年相比实现大幅跃升,上报企业数218户,较2018年增加了56户,增幅达34.57%;上报研发经费量282867.29万元,较2018年增加107236.95万元,增幅达61.06%,全市研发投入有望创历史新高,加快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