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
央广网昆明7月28日消息 记者从云南灯盏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全国以灯盏花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实现销售收入约30亿元,其中云南灯盏花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灯盏花已成为云南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全产业链经济价值的代表性品种之一。
据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办公室主任、省科技厅厅长董保同介绍,灯盏花首载于明代云南医药学家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尤以云南灯盏花药材资源最为丰富,产量占全国资源总量95%,是《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重点发展的五大中药材品种之一,获国家地理产品标志保护。灯盏花具有改善心脑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促智和视神经保护、抗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曾收录于1974版《云南省药品标准》、《中国药典》1977版一部,现记载于《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药材和饮片”中。灯盏生脉胶囊、灯盏花素片等产品进入了2018版国家基药目录;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细辛胶囊、灯盏细辛软胶囊、注射用灯盏花素、丹灯通脑胶囊、丹灯通脑软胶囊等产品进入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
“十三五”以来,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以及以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神威施普瑞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红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围绕灯盏花新品种培育、标准研究制定、种植技术推广、生物合成、制剂原料加工、配方颗粒研究、产品二次开发等领域持续开展研发。省科技厅以组织科技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培引科技人才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目前,在品种选育、高效栽培、原料加工、产品开发等环节都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灯盏花创新链有力推动了全产业链发展。
在种植环节:云南省成功开发出一批灯盏花新品种,提升了灯盏花栽培技术。一是由省农科院药用植物所与生物谷药业公司合作选育出“生物谷1号”灯盏花优良品种,完成了林木良种登记和园艺植物新品种登记;二是由云南农业大学和红灵生物公司共同开发的滇灵系列灯盏花专用型品种,具有灯盏乙素含量高、栽培技术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种植的优点,同时,双方共同研究成功的灯盏花直播覆膜避雨栽培技术,可使根腐病发病率下降到5%以内;三是龙津药业选育的“龙津1号”获得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登记,“龙津”牌灯盏细辛(灯盏花)被评为云南省2018、2019年度十大名药材。
在原料加工环节:一是植物药业公司的注射级灯盏花素原料药生产技术产业化应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使用的灯盏花素提取分离技术已应用在云南楚雄年产20吨灯盏花素生产基地,提高了注射级灯盏花产品的安全性,提升了灯盏花产品附加值,促进了灯盏花素行业技术和标准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由云南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合作开展灯盏乙素生物合成,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成功构建灯盏花主要药效成分——灯盏乙素的全合成细胞工厂,是全世界首个中成药实现从基因组解析到酵母生物合成的成功案例,合成灯盏乙素总量已达到每升300毫克,目前正在开展进一步研究,有望将灯盏乙素在酵母中的含量提高至每升2克,达到工业级转化生产;三是龙津药业的灯盏花素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的GRAS认证。
在产品开发环节:省内企业积极对已上市灯盏花中药制剂大品种围绕物质基础研究、作用机制研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新适应症挖掘、经济学评价等方面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和二次开发,为产品进入临床路径和专家共识、提升市场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生物谷药业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北京师范大学对中药复方灯盏生脉、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生脉胶囊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为产品生产质控和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比如,灯盏细辛注射液被证明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抗血小板和神经保护的作用;加用灯盏生脉胶囊可将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降低29.3%,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和不良事件;灯盏生脉胶囊还被证明能够明显改善血管性认知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加强了灯盏生脉胶囊的独特临床价值;灯盏生脉胶囊参与的“基于整体观的中药方剂现代研究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龙津药业通过参与国家发改委、中医药管理局《注射用灯盏花素标准化建设》项目,制定了8个灯盏花药材、灯盏花素提取物、注射用灯盏花素生产的规范和7个相关标准,建立了从灯盏花药材到注射用灯盏花素全产业链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三是神威药业收购施普瑞后,以灯盏花为原料,成功开发灯盏细辛(灯盏花)配方颗粒、丹灯通脑胶囊、丹灯通脑软胶囊,并已获批上市。其中,丹灯通脑胶囊、丹灯通脑软胶囊为彝药,列入2020中国药典标准。
董保同表示,创新是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云南作为全国中药资源第一大省,更加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中药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优质中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