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9〕9号),2021年省基础研究计划立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和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和团队。围绕云南优势学科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优先支持对全省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战略性、基础性、交叉前沿研究。推动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创新型云南建设和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源头创新和人才支撑。现将2021年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根据要求,认真组织项目申报。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是在云南省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行管理规范、无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事业单位。
(二)申报单位须将科研项目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每项科研项目按财政科技经费、自筹经费分别单独核算,专账管理。
(三)申报项目必须符合指南支持范围,符合《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云科规〔2019〕3号)和《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云科规〔2019〕7号)等相关文件要求。
二、申报流程
(一)网上填报。申报单位登录云南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https://116.52.249.142),注册单位账号、创建项目负责人账号(已有账号,直接登录)。
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申报信息网上在线填报(选择基础研究计划下对应的项目类别),在线填报时间为2020年6月23日8:00至2020年8月11日18:00截止,逾期不予受理。
(二)项目依托单位和推荐部门审核。项目依托单位和推荐部门在线审查、签署推荐意见后提交省科技厅(在线申报不需提交纸质材料)。推荐部门在线审核时间至2020年8月11日18:00截止,逾期不予受理。
(三)涉密项目不通过网络申报。按保密程序向省科技厅有关处室提交有关材料。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一)有关处室(单位)
基础研究处:杨伟辉 0871-63140941
何 婷 0871-63163187
基础研究项目管理中心:王健敏 0871-63169621
(二)申报系统技术支持
爱瑞思软件(深圳)有限公司:400-161-6289
省科技厅信息中心:0871-63133894
附件:2021年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6月23日
附件
2021年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重点项目
支持已有较好基础的科研人员,围绕重点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加快发展八大重点产业,建设“数字云南”,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重点解决具有较强应用背景的科学问题。加强与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科技人才平台计划等项目的衔接,推动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
资助额度为50万元/项,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
(一)选题范围
1. 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云南特色生物资源的精准评价与保护(申请代码选择C01、C02、C03、C04、C06、C13、C14、C15、C16或C17的下属代码);
(2)云南重要生物资源关键性状的基因发掘与利用(申请代码选择C01、C05、C06、C07、C13、C15、C16、C17或C19的下属代码);
(3)云南特色动植物及菌类绿色生产中的种(养)及营养调控(申请代码选择C06、C11、C13、C15、C17、C18或C19的下属代码);
(4)农业有害生物的成灾机理及绿色防控理论与策略(申请代码选择C01、C02、C04、C13、C14、C16、C18或C19的下属代码);
(5)云南特色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调控与安全控制机制(申请代码选择C20的下属代码)。
2. 生物医药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立足云南特色资源,开展动植物及微生物的资源评价、活性物质发现、结构功能、作用机制、生物合成与合成生物学研究(申请代码选择B01、B07、C01、C02、C04、C21、H28、H30或H31的下属代码);
(2)云南中医药、民族医药、化学药、天然药、生物药、疫苗、干细胞、重要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C04、C12、C21、H27、H28、H30或H31的下属代码);
(3)人类重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生物安全、疾病诊断与防治、感染后康复等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C21、H01、H19、H20或H26的下属代码);
(4)重要非传染性疾病和云南高发性、地方性疾病发病机制、诊断与防治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H01、H02、H07、H08、H09、H10、H16、H18、H20或H24的下属代码)。
3.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云南特色矿产资源高效采选技术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D02或E04的下属代码);
(2)有色金属的清洁生产与提纯研究(申请代码选择E04的下属代码);
(3)稀贵金属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申请代码选择E04的下属代码);
(4)云南特色金属产品深加工技术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E01的下属代码);
(5)云南优势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制备与控制 (申请代码选择E01或E02的下属代码);
(6)先进复合材料的计算、制备与表征(申请代码选择E01的下属代码)。
(7)绿色铝材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应用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E01、E02、E04、E05、E06、E10或F03的下属代码);
(8)绿色硅材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应用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B01、E01、E02、E04、E05、E06、E10、F03或F04的下属代码);
(9)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及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申请代码选择B01、B05、B08、E01、E02、E04、E05、E06、E07、F03或F04的下属代码);
(10)清洁能源的安全开发、高效利用(申请代码选择B05、B08、E04、E06、E10或D07的下属代码)。
4. 信息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面向资源与业务协同服务的区块链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申请代码选择F02的下属代码);
(2)面向云南重点特色领域的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申请代码选择F06的下属代码);
(3)云南重点领域工业过程智能控制与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申请代码选择F03的下属代码);
(4)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智能感知和决策分析关键技术(申请代码选择F02或F03的下属代码);
(5)面向云南智慧医疗的大数据分析和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申请代码选择F02的下属代码)。
5. 资源与环境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云南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申请代码选择C02、C03、D01、D02、D03、D05或D07的下属代码);
(2)云南高原湖泊及湿地保护、治理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C03、D01或D07的下属代码);
(3)云南土壤及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C03、D01或D07的下属代码);
(4)云南退化环境的生态修复与治理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C03、D01、D02或D07的下属代码);
(5)云南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生态建设的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C03、D01或D07的下属代码);
(6)云南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生物安全维护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选择C01、C02、C03、C04、C14或C16的下属代码)。
6. 基础科学领域
重点支持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二)申报要求
1. 申请人条件
(1)申报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2)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55周岁(196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5)具有主持基础研究项目的经历;
(6)主持过2项及以上重点项目的,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
(7)符合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
2. 申报方式
(1)单位限额申报。以2019年各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为依据,按《2021年重点项目申报项目数分配表》要求组织推荐申报。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指标的项目申请人,应为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固定人员,依托单位不可统筹使用该指标。
2021年重点项目申报项目数分配表
序号 |
2019年获国家基金项目数(项) |
每家单位推荐申报数(项) |
1 |
100以上 |
10 |
2 |
81—100 |
8 |
3 |
41—80 |
5 |
4 |
11—40 |
3 |
5 |
1—10 |
1 |
6 |
各省重点实验室(含建设期) |
1 |
7 |
具备基础研究条件的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 |
(2)择优推荐。各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应严格依据选题重点和申报条件,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单位学术委员会(或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择优推荐(州市、省直管县市须同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
(3)云南省科研人员2019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SFC—云南联合基金项目,进入会议评审但未获得立项资助的,立项支持项目负责人同研究方向1项重点项目(不占依托单位的申报名额)。
二、面上项目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
资助额度为10万元/项,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
(一)选题范围
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自主选题。
(二)申报要求
1. 申请人条件
(1)申报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2)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0周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4)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5)主持过重点项目或2项及以上面上项目的,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
(6)符合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
2. 申报方式
(1)单位限额申报。以2019年各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为依据,按《2021年面上项目申报项目数分配表》要求组织申报。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指标的项目申请人,应为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固定人员,依托单位不可统筹使用该指标。
2021年面上项目申报项目数分配表
序号 |
2019年获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
每家单位推荐申报数(项) |
1 |
获得资助 |
2019年获国家基金项目数的1/2(有小数的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
2 |
未获资助 |
每个单位可申报1项 |
3 |
各省重点实验室(含建设期) |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