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记者:彭锡
4月17日,记者从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获悉,该校优势林产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创新团队中的刘毅及其团队成员经过近3年研发创新,研发出国内首款车用液体可撕多功能膜,目前已获得4项发明专利。
刘毅介绍,该多功能膜是2019年开始,由自己以及团队探索调配可撕高分子功能材料研发出来的。“这种保护膜针对的是传统车漆如更换麻烦、施工耗时长、保护功效弱等缺点,能够更好地保护好爱车。”
他表示,汽车使用过程中,剐蹭、水渍、原漆磨损、蜡层破坏等情况时有发生,贴膜、喷漆、镀晶是常用解决办法,但留残胶、损伤原漆、耗时长等弊端难以避免。看到行业痛点,结合专业,2019年起,他带领团队开始探索用喷涂的方式替代传统贴膜。瞄准水性树脂材料无污染等特点,开始调配新型产品。“一开始做出来的液体喷膜黏度小、附着力低,达不到汽车保护膜的功效。先后测试了40多种原材料,230多种化学助剂,经过1600余次实验,最终形成了第一代液体喷护膜。”
和传统产品相比,液体喷护膜特点突出。施工工序简单、耗时短,且抗紫外线、耐老化、韧性高、可剥离性强。
第一代产品推出后,利用可撕高分子功能材料特点,团队探索“1+X”模式,陆续推出了多种类型的功能膜。比如面对高温暴晒问题,推出隔热透明膜,通过光谱选择性透过实现透明隔热,红外线阻隔率达60%。自清洁膜通过光触媒的降解作用实现对污渍的清洁;超疏水膜提高基材憎水能力,适用于车窗后视镜及车身玻璃……
刘毅表示,车用液体可撕多功能膜已正式推向市场,7座以下车型4瓶1000毫升的液体就可全部完成,成本约2000元,寿命达到2至3年。产品先后获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互联网%2B”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金奖及国铜奖,拥有4项发明专利,为国内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