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岩三胆:科技进田稻浪滚
来源: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2022-11-02 16:41:12     【字体: 】    

科技特派员名片:

岩三胆,男,高级农艺师,中组部、科技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1年扎根农业生产第一线。作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长期在边境一线为勐腊县勐腊镇、关累镇、磨憨镇、勐伴镇提供科技服务,引进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及先进科技成果,集成适宜当地的农业科技技术。曾获地厅级奖项3项,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先进个人”、西双版纳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山下稻谷香,家家打稻忙。近年来,在磨憨、勐伴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山区镇内,丰收序曲接连奏响。科技特派员岩三胆说:“通过不断完善水稻生产集成技术,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技术推广,实现了示范一个村、成功一个村的目标。”

岩三胆2017年到勐腊县后,为更有效地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他深入基地示范村、示范户、专业合作社调查研究,发现这里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投入不足、农户接受科学技术培训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疑难杂症”,岩三胆带领科技团队出谋划策,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育秧、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并为农户提供种子和化肥等农用物资。

6年来,岩三胆进入村寨开展科技指导服务达300余次,技术培训22期1350人次。“我们采用理论结合实训加回访的方式来提高培训效果,农户的参与性提高了很多。”岩三胆说。培训内容涵盖新品种选择、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农药施用、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上理论课时,他利用图片、通俗的话,让群众听得懂。在现场培训时又让大家看得见、学得会、能操作。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岩三胆及团队还在开展“传统产业+科学技术”培训模式的同时,及时回访学员与村干部,根据他们的生产实际需要精准制定培训内容。

在新技术的助力下,一批种植大户成长起来了,农户们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栽培管理,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2018年,勐腊县磨憨镇磨龙村委会老陶小组水稻示范村平均亩产达507.95千克,每亩比上年增产157.95千克,每亩增收442.3元,增加收入17.69万元,户均增收1842元。“测产当天农户非常高兴激动,水稻增产又增收,大家信心更足了。”岩三胆说道。

几年间,岩三胆带领科技团队在多个边境村寨先后开展了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行动、杂交稻旱种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及无人机植保等先进技术4项,新品种示范5个。示范种植1600亩,新增稻谷13.6万千克,新增产值38万元。辐射带动12.5万亩,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均效益显著。

在水稻收获后,他还引导农户发展冬季作物种植,开展水稻轮作豆子或茄子,使田地增产,农户增收。“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都学会科学种稻,增收致富。”科技特派员岩三胆信心满满!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