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云南网]云南红河: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来源: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2023-11-14 17:54:32     【字体: 】    

来源:云南网 记者:期俊军  实习记者:张梅焕

11月10日,云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召开,会议组织相关单位、15个云南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市)人民政府、国家科技特派团、“三区”科技人才、省级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队、科技特派员代表实地观摩学习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科技赋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典型经验。

活动现场供图

初冬时节,小河边村玫瑰标准化种植基地花开正艳,一望无际的玫瑰花笼罩在清晨的朦胧雾气之中,村民们已在花间游走采摘,空气中都弥漫着玫瑰花的浪漫与香甜。小河边村小组位于弥勒市区南部,隶属福城街道章保社区,是全省实施“百团万人”创建“百企百村百品牌”工程100个科技创新示范村之一。2013年,村小组率先引进墨红、滇红、金边等鲜食玫瑰花进行试种,经过10年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11个居民小组300余户村民,“一村一品”种植格局初步形成。“在科技特派团来之前,我们墨红玫瑰种植规模很散很小,农户种植管理水平不高,属于无序状态。”弥勒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党总支书记杨金坤介绍,“目前,我们整个片区墨红玫瑰种植面积达到了3500亩,亩产量每年2000公斤以上,亩产值能够突破2万元以上。”

 

弥勒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村供图 

在弥勒市新哨镇里方村韭黄种植示范点,无人机喷洒、自动化喷灌、太阳能全自动杀虫灯等智能化设备现场作业,砂罐代替传统黑膜进行遮光的生产新方式,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科技特派员现场指导农户种植。弥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普继雄就是在此期间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里方村,“现在有了小型气象站,实时监控土壤、气候、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安装灭虫装备、生物浸种、科学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了10%。”里方村发展韭黄产业10余年,曾面临因化肥使用不当造成土壤酸化、病虫害增多、种苗不优等急需解决技术难题,在省、州、市科技部门帮助下,不断加大创新投入、革新种植方式,针对品种、土壤、销售等问题开展系列实验、培训,引进优质企业,培育销售大户,按照示范一户、辐射一片、带动一区思路,推动形成了韭黄规模化种植,亩产均值达2万余元,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勒市新哨镇里方村韭黄种植示范点供图 

据介绍,目前,红河州已相继建成了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4个省级“星创天地”、3家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2个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2年被科技部表彰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未来红河州将继续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进科技与产业、开放、发展、民生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