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2018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 云南省科技厅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概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三)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四)201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云南省科技厅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拟订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科技发展、引进国内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2.统筹推进全省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省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
3.牵头建立统一的全省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协调管理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并监督实施。
4.拟订全省基础研究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省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拟订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编制全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监督实施,牵头组织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科研条件保障建设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5.编制全省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并监督实施,统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牵头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参与实施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6.组织拟订全省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
7.牵头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8.统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区域创新发展、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园区建设。
9.负责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指导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统筹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实施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指导全省科技保密工作。
10.拟订全省科技对外交往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指导相关部门和州市对外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工作。
11.负责引进国内外智力工作。拟订省重点引进外国专家总体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外国高端科学家、团队吸引集聚机制和重点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拟订出国(境)培训总体规划、政策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12.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推动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拟订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规划、政策。
13.负责省科学技术奖、外国专家彩云奖的评审组织工作。
14.负责管理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依照有关规定对省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监督评估。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依照有关规定管理省自然科学基金,相对独立运行,负责资助计划、项目设置和评审、立项、监督等组织实施工作。
15.完成省委和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6.职能转变。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科研诚信建设。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立公开统一的省科技管理平台,减少科技计划项目重复、分散、封闭、低效和资源配置“碎片化”的现象。不直接管理具体科研项目,委托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开展项目受理、评审、立项、过程管理、验收等具体工作。对科研机构组建和调整事项不再进行审核,重在加强规划布局和绩效评价。进一步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统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引进国内外智力工作。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聚焦重点产业和“三张牌”,强化科技供给
(1)强化资金配置和政策支撑。2018年,省科技厅部门预算安排项目资金16.13亿元,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科研经费安排与科技创新需求结合更加紧密,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用于支持“三张牌”的项目经费占总预算的55.4 %;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资金占总预算的73 %。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全力支撑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实施意见;编制了云南省科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施工图,以及科技创新支撑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和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3个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提出了科技支撑引领云南水电铝材一体化产业、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3个工作实施方案等。
(2)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3家,高企总数达到1362家。1369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881家,总数达到6734家。帮助科技企业化解资金难题,组织实施科技金融结合专项,带动银行等社会资本投入3.69亿元;拉动科技型企业关键设备、关键研发人员等险种保额41亿元;继续与农行云南省分行开展“科创贷+风险金池”试点工作,通过财政资金增信放大作用,实现40笔2.371亿元科技信贷。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计划投资总额235亿元。
(3)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短流程高品质钛材生产及延伸加工成套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打通了钛及钛合金板、棒材短流程生产工艺,在低成本制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锡基新材料研究与开发”项目,解决了一批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稀贵金属新材料研究与开发”项目,为稀贵金属电接触材料现有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液态金属新材料研究与开发”项目,带动了有色金属、电子等行业的发展。超大3D打印钛合金复杂零件试制成形,是迄今为止使用激光选区熔融方法成形的最大单体钛合金复杂零件;开发出了2种航天航空发动机用铂基合金喷管和1种碳/碳化硅喷管连接件产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并实现了批量生产;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的高纯度、细小均匀的晶粒及较高磁透率的高纯NiPt靶材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已实现销售1.05亿元,利润1946.39万元;开发出内埋金导体和金通孔柱两种浆料产品,建成了200公斤/年生产线。
(4)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启动实施生物医药领域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9个。痛舒胶囊成为美国FDA批准进入II期临床研究的第一个中国民族药,I型III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等3个品种获国家药品生产注册批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天然药1类新药注射用KPCXM18等4个品种获国家药物临床批件,有望培育成为产业发展新增长点。筛选推出省级重点招商项目150个,赴北京、广东、湖北、四川等地招商引资。组织举办“健康生活目的地”北京推介会、2017年度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圆满完成“南博会”生物医药馆组展任务。2017年度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55亿元,超额完成2400亿元的目标任务。2018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3%;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60万亩,稳居全国第一。
2.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
楚雄省级高新区获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我省国家级高新区达到3个。新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新认定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玉溪市成为科技部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建设城市。通海县进入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建设名单。新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9个、“云药之乡”7个、农业科技园区9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3个,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60个。截至目前,共建设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98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23个。临沧市申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启动了省技术创新中心的组建和认定工作。
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第一资源作用
2018年,我省9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9人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3人入选国家外专项目。新遴选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5人、省高层次科技人才12人、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10个,新遴选省“两类”人才培育对象120人、省创新团队培育对象28个,20人入选省级高端外国专家专项。获批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12项,评选出省级引智项目44项,共引进海外专家182人次。省科技厅科技人才专家库入库专家达到11000名。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950件,启动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完成引进外国专家到滇培训2330人。省科技厅科技人才工作经验《高层次科技人才工作——彩云之南凤来仪》入选中组部《新发展理念案例选》丛书。
4.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2018年,省科技厅牵头承办6项列入省委改革工作台账的改革任务。其中,4项(制定云南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若干意见)已完成;1项(制定关于加快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发展若干措施)已报省人民政府审定;1项(制定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调整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科技厅正配合修改完善。此外,代起草的《云南省数据管理实施细则》印发实施。积极推进《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立法工作。制定实施《深化“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实施细则》,启动建设统一的“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报送拟取消行政职权10项、拟下放1项、拟调整11项。
5.加强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借力外部优势资源
落实《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专项规划》,积极推进合作示范基地和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承办了第三届中国—南亚国家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组织召开中国南亚科技部长高端论坛、中国—南亚专业技术转移对接会等系列活动,达成签约项目金额超过30亿元;促成了我国科技部与阿富汗、尼泊尔、斯里兰卡3国科技部高层的对接交流。老挝科技部长代表团、菲律宾科技部副部长代表团等8个国际科技代表团到省科技厅交流访问,共商科技合作事宜。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实施“走出去”项目6项、援外技术培训7项。深化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科技合作,实施“引进来”项目13项。第四届科技入滇对接活动、科技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会商工作有序推进。梳理了全省1084项重大科技需求和配套政策向外发布,组织赴省外开展宣传推介,已达成科技入滇签约项目477项。组织开展了滇台农业科技成果对接会、承办了云港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对接会。推动促成了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我省与中国科学院深化科技合作。支持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创新平台落地运行。
6.强化科技监督,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抽选55个项目,组织开展2018年重点项目中期检查评估工作;随机抽取56个项目及30名厅机关行政执法检查人员,开展了2018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开展了科技扶贫项目检查、厅系统财务内部检查。建立问题项目清单并动态更新,向社会发布了89家科技计划项目严重失信单位名单。抓实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呈交科技报告567份。
7.持续加大扶贫力度,科技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设立“科技扶贫示范”专项资金,年度安排5500万元,组织实施科技兴边富民工程、产业扶贫科技示范、科技特派员扶贫示范等项目247项,推动形成科技精准扶贫示范机制和效应。选派科技人员1538人赴“三区”开展科技扶贫服务工作,为“三区”培训乡土人才217人。举办了农村科技扶贫培训班、27个深度贫困县专项培训班。
8.优化创新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努力推动落实《实现2020年全省R&D经费投入占GDP2.5%实施方案(试行)》,实施《云南省引导研发经费投入实施办法》,对全省R&D投入有关工作开展督查指导。落实1114家单位研发经费投入补助资金45996.8万元。201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96%。
(2)基础研究计划在研项目共发表论文6694篇,其中SCI论文1866篇,影响因子大于9的论文102篇,分别较上年增长42%、50%、130%。共计126家单位、2769台(套)仪器设备加入云南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综合服务平台,全年检验检测服务记录38.7万条。
(3) 隆重召开201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96项项目(人、组织)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奖励。我省主持或参与完成的8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其中,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数368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89.61亿元;初步构建全省各州市和省级部门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网络,登记科技成果823项。
(4) 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众创空间20个、星创天地35个。15个星创天地新通过科技部备案。成功举办首届中缅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完成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暨第四届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6家企业在国家行业总决赛中获优秀奖。
(5)与省环境保护厅签订《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发布年度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的转化应用与示范推广,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了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修改和新制定规范性文件14件,清理并集中废止规范性文件27件;组织开展了4期涉法培训、2期涉法宣传活动;制定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方案和普法责任清单;向科技部、省人民政府报送了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7)组织开展“云南省2018年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文山富宁分会场)集中示范活动、云南省第四届科普讲解大赛。完成国家11部委与省政府主办的科技列车云南行有关工作。举办云南科学大讲坛4期。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云南省科技厅纳入2018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7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事业单位6个。分别是:
1.云南省科技厅
2.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3.云南省科技厅宣传教育中心
4.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
5.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6.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机关服务中心
7.云南省科学技术院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云南省科技厅2018年末编制人数431人。其中:行政编制115人,事业编制316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6人);年末实有人数396。其中: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111人(含行政工勤人员1人),事业人员28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6人)。
离退休人员 282 人。其中:离休14人,退休268 人。车辆编制36辆,实有车辆30辆。部门基本信息按单位分布情况如下:
2018年部门基本信息表
单位:人、辆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具体明细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一)本年收入情况
云南省科技厅2018年度收入合计57,483.3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5,887.10万元,占总收入的97.22%;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1,424.14万元,占总收入的2.48%;经营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172.15万元,占总收入的0.30%。
(二)与上年对比情况
2018年收入合计57,483.39元,比2017年43,449.05万元增加14,034.34万元,增幅32.30%;其中:事业收入1424.14万元,比2017年2,543.30万元减少1,119.16万元,减幅44.00%;其他收入172.15万元,比2017年69.75万元增加102.40万元,增幅146.81%。主要原因: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科技经费增加;云南省外国专家局因机构改革并入省科技厅,2018年决算并入编报。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云南省科技厅2018年度支出合计55,242.6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535.31万元,占总支出的15.45%;项目支出46,707.33万元,占总支出的84.55%;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万元,占总支出的0%,2017年支出合计41,823.82万元,2018年比2017年增加13,418.82万元,增幅32.08%。主要原因: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科技经费增加;云南省外国专家局因机构改革并入省科技厅,2018年决算并入编报。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8年基本支出8,535.31万元,比2017年8,218.70万元增加316.60万元,增幅为3.85%。其中:财政拨款人员经费6,755.17万元,比2017年5,572.89万元增加1,182.28万元,增幅21.21%,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住房公积金等支出;公用经费776.08万元,比2017年757.77万元减少18.31万元,减幅2.42%,主要用于保障日常公用经费、修缮费、信息网络等支出。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8年项目支出46707.33万元,比2017年33587.80万元增加13119.53万元,增幅39.06%,主要原因: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科技经费增加;云南省外国专家局因机构改革并入省科技厅,2018年决算并入编报。项目支出主要用于基础研究项目、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科技入滇等项目支出。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云南省科技厅在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4210.93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8.13%。比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9877.54万元增加14333.39万元,增幅35.94%。主要原因: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科技经费增加;云南省外国专家局因机构改革并入省科技厅,2018年决算并入编报。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1967.9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63%,主要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及引进人才费用。
2.科学技术支出50677.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3.48%,主要用于基础研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应用技术研究支出。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45.8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93%,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519.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96%。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支出。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428.82万元,支出决算为219.11万元,完成预算的51.1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156.31万元,完成预算的65.26%;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55.59万元,完成预算的49.37%;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7.21万元,完成预算的9.40%。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7年减少15.10万元,下降6.4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减少0.54万元,下降0.3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4.41万元,下降7.3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10.15万元,下降58.47%,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省科技厅严格按照厉行节约的相关规定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三公”经费实现“只减不增”。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56.31万元,占71.3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5.59万元,占25.37%;公务接待费支出7.21万元,占3.29%。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56.31万元(因公赴越南缅甸老挝和应邀赴台湾团组47.9万元),共安排省科技厅机关、省科技情报研究院、省科技发展研究院、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等单位因公出国(境)团组11个,累计42人次。开展内容包括:生物医药科技合作、新材料制备工艺技术及装备合作、天然药物资源研发、招商合作、技术引进、人才交流等工作。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5.59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55.59万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30辆。主要用于保障全省科技管理业务工作所需的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7.21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7.21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62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736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接待科技部检查指导、其他省(市)科技系统交流学习、我省州(市)科技部门工作汇报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8年机关行政运行经费支出426.53万元,与2017年相比减少11.79万元,主要是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政策,严控车辆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的支出,实现机关运行经费降幅2.69%。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资产总额31,670.8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7,649.65万元,固定资产13,792.66万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万元,在建工程0万元,无形资产228.23万元,其他资产0.26万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3,049.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1022.80万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处置车辆9辆,账面原值229.59万元;报废报损资产125项,账面原值176.71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15万元;出租房屋2245.14平方米,账面原值307.30万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364.61万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万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4,926.81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4,333.47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593.34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4849.11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98.42%。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4)。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云南省科技厅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等);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1.收入科目
(1)财政拨款收入:省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售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5)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2.科学技术支出科目
(1)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反映省科技厅机关(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机关服务中心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方面的支出。
(2)基础研究:反映从事基础研究、近期无法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机构的支出、专项科学研究支出,以及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的支出。
(3)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反映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包括从事技术开发研究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专项技术开发研究的支出,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和推广支出等。
(4)科技条件与服务:反映用于完善科技条件及从事科技标准、计量和检测,科技数据、种质资源、标本、基因的收集、加工处理和服务,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保存、加工和服务等为科技活动提供基础性、通用性服务的支出。
(5)科学技术普及:反映用于科技活动周等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支出。
(6)科技交流与合作:反映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支出。
(7)科技重大项目:反映用于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有关经费支出。
(8)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反映除以上各项以外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于科学技术奖励的支出以及对已转制为企业的各类科研机构的补助支出等。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反映用于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反映用于住房公积金的支出。
5.“三公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支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元宝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6.机关运行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务的支出。
8.其他支出反映不能划分的其他政府支出。
附件: 1、收入支出决算总表(点击下载)
9、“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点击下载)
10、2018年基础研究计划(省本级)绩效自评报告(点击下载)
11、2018年重大科技专项及重点研发计划(省本级)绩效自评报告(点击下载)
12、2018年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省本级)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