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0900015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来源:社会发展科技处     2020-04-07 15:47:19     【字体: 】    

农业农村厅

按照提案会办要求,结合省科技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对省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0300015号提案“关于持续抓好产业发展 防止脱贫户因疫情贫的提案提出以下会办意见,供参考

一、主要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科技扶贫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决心更坚定、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整合资源力度更大、科技特色更明显、示范带动作用更突出的总体思路,实施依靠科技人才,开展智力扶贫;转化科技成果,实施技术扶贫;培育创新主体,支撑产业扶贫,取得了4个方面的明显成效。一是动员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县,面向企业、乡村、农民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地区提高产业科技水

 

平,提高贫困群众生产技能,涌现了一批以“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为代表的科技扶贫先进典型。二是面向贫困地区转化应用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面向全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科技项目倾斜支持政策,扶持各地培育特色产业。结合科技人员选派,编制科技扶贫“技术包”“成果包”,累计推广1000余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三是培育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在全省贫困地区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园、优质种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以新主体、新机制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四是打造了澜沧科技扶贫模式。支持澜沧县选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生态养殖等产业作为脱贫产业,由院士团队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探索了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新模式。省委、省政府2018—2019年连续2年召开全省科技扶贫工作推进会,总结和推广澜沧科技扶贫的经验和模式。

(一)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脱贫攻坚智力支持

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人才对贫困县、贫困村和建档立卡户的结对帮扶,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领办、协办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创业式扶贫服务。同时,鼓励和支持校、科研院所发挥人才、成果、基地等方面的优势,为贫困地区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截至2019年,云南省累计认定派出各类科技特派员14130人次,直接引导参与创业项目农户3227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民193.71万人次,推广新技术587余项,引进新品种540余个,辐射带动农户94余万人。

(二)强化科技支撑,夯实产业科技扶贫基础

2018年起,在省级财政科技资金预算中专门安排科技扶贫示范资金,支持有贫困县的州、市实施科技兴边富民、产业科技扶贫示范、科技特派员扶贫示范等项目,并对迪庆藏区、怒江州、镇彝威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给予倾斜。2018—2019年,全省组织实施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近600项,累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01个,覆盖贫困村587个,带动贫困户9592户。强化创新创业平台支撑,推动科技成果向贫困地区转化。云南省累计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8个;备案国家级星创天地51家,认定省级星创天地84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33个、县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24个,推动贫困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打造科技入滇平台,为科技扶贫注入新动能

科技入滇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举措。连续举办四届科技入滇对接活动,实现签约项目2500余项,引进408位院士专家团队,累计突破杂交水稻、柠檬产业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435项,开发新产品338个。沪滇、京滇、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创新合作持续推进,为云南科技扶贫注入新动能教育部、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和上海、广东等省市在云南开展科技对口帮扶,通过科技入滇平台,一大批院士、专家团队肩负使命、胸怀感情深入我省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以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经验被大力宣传推广。“科技入楚、科技入玉”等机制推动科技入滇向各州、市延伸,为地方破解创新发展难题、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开辟了新的渠道。

(四)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科学素质,依托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和科技下乡等多种方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群众性科技活动,突出展示科技创新成就,凸显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聚焦以下几点深化科技扶贫工作:一是构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支持产业扶贫。只有产业支撑带动,群众才能获得持续性收益,脱贫才有保障、才能稳得住。省科技厅将支持各地在培育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科技特派员合作,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技术瓶颈问题,逐步构建现代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二是加大乡村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力度,强化智力扶贫。通过扶智,为农户带来农业现代技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激发农户致富的内生动力。加大贫困地区本土科技人员培训力度和科普工作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掌握脱贫致富的“看家本领”,用知识“武装头脑”,彻底断掉“穷根”。三是解决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入村入户难问题,建立长效科技扶贫机制。发挥好科技特派员和各类科技人才作用,让科技服务群众“零距离”。推行科技人员联村帮户模式,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支持科研院所到贫困地区建设工作站或科研基地,鼓励院士专家驻村开展科技服务。

此函。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047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