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砚蒙等8名代表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云南边境公共安全治理的建议”(第6130号),已交由省科技厅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省科技厅通过实施相关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在云南边境传染病检测鉴定诊断产品开发、新型医疗器械研发、预防医学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一)在云南边境传染病检测鉴定诊断产品开发、新型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工作情况。
2019年立项实施生物医药领域重大专项“云南省主要跨境传入传染病检测鉴定诊断产品开发”,支持财政科技经费1090万元。该项目主要围绕云南省主要传染性疾病检测技术体系建立与产品开发,开展云南省主要跨境传入传染病现场快检试剂与便携装备研发及传染性疾病分子检测系统信息平台与样本冷链运输网络体系创建。目前,项目已完成登革热抗原检测试纸条研发工作,口岸试用达到国际产品性能指标;完成传染性疾病即时检测配套设备3套,并在国内各省海关技术中心、动物防疫等部门推广使用;建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耐药突变检测技术体系并实现对外样本送检等阶段性成果。
2018年立项实施“新型医疗器械研发”项目,支持财政科技经费640万元。该项目开展了感染性疾病的预测、诊断、防控、治疗新技术研究以及相应仪器设备研发,建立了一套用于检测由自然疫源性病原及社区获得性病原引起肺炎的分子诊断体系及其试剂盒;突破了基于LAMP技术的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基于LAMP原理的钩虫感染快速检测方法,实现对钩虫等肠道寄生虫病的现场快速检测、分类和鉴定;完成满足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检测要求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二)积极开展预防医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结合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高端外国专家引进专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专项实施,不断加强预防医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引进预防医学领域高层次人才8位、高端外国专家1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个,选拔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虫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省创新团队、昆明理工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与分子诊断省创新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手足口病病原学与疫苗研究省创新团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性传播疾病防治创新团队、昆明医科大学主要慢性病流行病学及预防策略研究省创新团队等8个省创新团队,选拔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51位。
(三)积极参与支持我省公共卫生大数据平台建设。
2019年1月10日,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APP将上线试运行(以下简称办事通)。办事通从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办事出发,梳理了“我要看病、我要办医保”等12个办事主题,帮助百姓直观知晓并办理该主题下的事项。
2019年,建成了云南省医疗保障局云南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智慧医保)的数据中心,为2021年云南智慧医保大数据平台与国家平台实现无缝奠定了基础,从而为云南参保人的跨省就医异地结算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2019年重大专项中率先启动实施了“服务于生物医药的区块链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的供应链管理业务、富滇银行的融资管理业务、云南省医药公司的医药流通业务为主要调研对象,研究适用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区块链体系架构、可信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信追溯体系和可信数据交换技术,研发基于区块链的“医融信”信用流通系统、生物医药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生物医药供应链可信数据存证系统、生物医药可信追溯系统、生物医药数据共享和发布系统,并开展应用示范,形成一批区块链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报告,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
二、进一步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对云南边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对代表们建议中所提问题和建议,省科技厅在今后具体的推进工作中将更加关注云南边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科技体系建设与发展。结合科技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以及省委、省政府“健康云南”建设要求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总体部署,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快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推动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国家分中心建设,提升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同时,通过有关科技人才专项和重大专项加强云南边境传染病防控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信息化建设,积极将新技术与新装备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适宜项目给予积极支持。为加快云南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更加显著的发挥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7月16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磊,0871-6361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