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记者:彭锡 实习生:张雨昕
6月8日,202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揭晓。其中,在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云南省交投集团“滇中环线高速公路行车舒稳性提升技术及装备研发”“复杂山区穿越热带雨林国道升级改造成绿色高速公路关键技术”项目分别获得特等奖与一等奖.
聚焦行车舒稳性 健全安全防护体系
“西部山区高速公路经常交通重载车辆多、高填路段多,使得路基不稳定,路侧危险度高,防护设施和防护能力不足导致的坠崖、撞车等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这些行车问题急需提升,我们根据滇中环线武易高速公路等项目,研发了一套满足安全、稳定、舒适、可靠要求的高速公路行车舒稳性提升技术及配套装备。”云南交投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周应新介绍。
据了解,该项“滇中环线高速公路行车舒稳性提升技术及装备研发”是交投集团自2015年开始着手的科研项目。通过行车舒稳性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人员首次将护栏安全性能、路基填料特性指标引入,提出了综合性舒稳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路基沉降控制和防护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节约了路基安全治理费用约65899万元。
为提升防护等级,创新研发了安全防护新装备,包括新型防撞垫、多功能护栏等,实现了复杂道路条件下交通安全设施安全性能的全方位提升。考虑到护栏与路侧功能需求,创立了防撞、声屏障、障碍物防护和视觉提升一体化的多功能融合防护体系,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和事故严重程度。
周应新表示,本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云南、北京、河南等30多条高速公路上,累计应用里程超过4500公里,研制的装备应用于1200余处高风险路段,实现了武易高速公路通车4年来无重大交通事故,节约了工程造价、安全运营成本及后期改造费用等,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91亿元。
升级改造绿色高速 100%利用既有设施改扩建
目前,在云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26.2万公里中,约有10万公里的普通公路需要升级改造成高速公路,还有很多低指标高速公路需要改建成更高指标的高速公路。统筹解决好最大限度地利用既有公路线位和设施资源、新旧设施整体协调衔接、与山区生态融合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已成为推动云南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关键所在。
该项“复杂山区穿越热带雨林国道升级改造成绿色高速公路关键技术”针对云南山区环境保护要求高,地形地质条件制约大,公路走廊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以穿越热带雨林复杂山区生态环保要求极高的小勐养——磨憨二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创新研究思路,在坚持绿色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攻克了“二改高”的技术限制。
建设项目指挥部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创新研发了老旧桥梁升级改造技术体系,采用涂层防护方法解决了同路段旧桥新桥使用寿命不等的难题,实现了“旧桥使用寿命达到新桥标准”;发明了老旧混凝土桥梁提载补强技术,首次实现了施工条件受限的中小混凝土桥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提出了施工综合保障技术,确保国际大通道畅通无阻的同时施工解决了拼接桥梁的拼宽接缝问题。改造升级后安全质量得到保障,使用年限得到延长,边坡强度得到加固,综合生态安全选择建造路线,100%利用既有道路、既有桥梁、既有隧道以及沿线设施,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保。
小磨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工程处处长杨建成介绍,小磨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综合技术是可推广、可复制的,中国公路学会的权威专家组评价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已全面应用于小磨高速公路的升级,自2018年6月以来,小磨高速公路连续810天死亡交通事故‘零发生’,安全运营成效显著,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会使改扩建高速公路成为云南的新名片。”
据悉,云南交投成立于2006年,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超过5553亿元,运营管养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000公里,占全省总里程的60%左右,水运投资占全省的80%,是云南省综合交通运输领域及沿线产业国有资本投资、建设、运营的主力军。
云南网记者 彭锡 实习生 张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