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记者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获悉,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眼科以胡竹林教授为核心的多个亚专业团队,近20年来针对9项临床难治性及复发率较高的疾病进行一系列手术技术创新,提高了一系列疑难重症的手术质量及临床疗效,带动了眼科临床发展及临床科研平台的建设,推动了学科的大力发展,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临床疗效显著眼科疾病手术治疗体系,并在云南省内外、南亚、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科学效益。
据悉,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近20年来针对眼科临床多个亚专业中9项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大、手术效果差、复发率高的眼科疾病开展了详细的科学临床分析、手术设计、临床科研观察其疗效。包括:白内障领域中左手超声乳化技术、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白内障;青光眼领域中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治疗恶性青光眼、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眶病领域中模拟眼眶爆裂性骨折治疗 TAO、直视下内壁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眼表病领域中筋膜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分享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灰线切开带蒂轮匝肌瓣充填术治疗严重内翻倒睫等。通过到基层进行手术帮扶;对相关专业骨干医生的培养;建立基层专家工作站10个(省、市政府经费支持的3个);开展辐射全省及部分省外的继续教育项目70项,培训医护人员15557人次;成立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医联体(43家)等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同时,通过派出专家团队至缅甸、老挝进行手术帮扶;高层次学术交流、人才访问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南亚、东南亚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推广其自主创新的手术技术。总结其临床疗效、推广应用情况,并分析其经济、社会和科学效益。
基于以上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手术治疗体系,通过省内73家州市县级医院的推广应用、使相关医院眼科临床得到了巨大发展,提高了一系列眼科疑难重症患者的手术质量、带动了全省眼科临床发展和临床科研平台建设、推动了全省眼科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