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三五”时期,云南科技创新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云南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是科技创新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升2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实现翻番,全国排名从第23位提升到第19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13.14人年提高到19.12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61件提高到3.21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分别较“十二五”增长83%、66%、81%和233%。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5%提高到49.6%。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3.29%提高到6.16%。云南主持完成的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人获何梁何利奖。
二是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更加突出。“十四五”期间,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国产首个、全球第2个十三价肺炎疫苗和二价脊灰减毒疫苗等3种疫苗获批上市,疫苗企业批签发量居全国第1;三七、灯盏花种子种苗标准和中药材标准通过国际认证。世界首创的水力式升船机建成使用;烟草柔性制丝设备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全国最大铂族金属再生利用基地;花卉新品种数量和种类全国第1;“云上黑山羊”成为中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
三是科技创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成功建立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为全国新冠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支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科维福新冠灭活疫苗已获批纳入国家紧急使用。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省8502个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四是优势领域基础研究成果丰硕。成功实现月球激光测距。发布全国首个生物物种目录。种质资源库野生植物种子数量突破1万种,位居全球第二。建成首个国内天然产物大数据中心。首次发现寒武纪节肢动物化石中枢神经系统。成功破解金丝猴适应高海拔环境遗传机制。利用体外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获得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
五是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得到强化。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0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个。云南景东120米全可动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研制重大科技项目等落地实施。临沧市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楚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玉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海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深入推进。
六是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持续加强。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增选“两院”院士4名,培引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高端外国专家123名,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635名,各类创新创业团队153个,入选国家科技领军人才56名。
七是创新生态日益完善。成立云南省科技领导小组,实施经费“包干制”试点,开展“揭榜制”试点。综合运用风险补偿、创业投资引导、创新券等方式助力创新创业,“科创贷+风险金池”大幅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施行,云南省技术市场投入运行。
八是科技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科技入滇”实现常态化,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422个,派出驻沪驻深科技联络员“小分队”。启动实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建中-老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等20余个创新合作平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