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让更多“千里马”奔腾云岭大地
来源: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2023-08-23 09:54:55     【字体: 】    

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科技和人文交流深入推进。云岭大地正成为人才发展的沃土,汇聚天下英才的洼地。

近年来,云南省科技厅不断完善外国人才管理政策,加大对外国人才的激励力度。2018年至2022年,云南省组织实施的各类外国专家项目中,有近60项涉及南亚东南亚国家,聘请南亚东南亚外国专家110人,来自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等15个国家,覆盖现代农业、医学、新材料等专业领域,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人才培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打造科技人才队伍

2022年以来,省科技厅积极落实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和三个重要文件精神,实施云南科技创新人才培引工程。院士项目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支持在滇院士牵头稳增长项目,开展院士自由探索,稳定支持院士团队建设发展。“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专项推进有力,推荐科技领军8人、高端外国专家20人、创新团队26个、顶尖团队6个。高层次人才推荐稳中有增,共推荐113人申报国家级科技人才项目。实施国家和省级外专项目105项,引进外国专家173人。省“两类”人才呈现新亮点,经省政府批准,新入选省“两类”人才培养对象162人、授予省“两类”人才称号130人,有效发挥青年科技人才支撑作用。2023年省“两类”人才培养对象申报数量达577名,创历史新高。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在项目管理方面舍得“做减法”,出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省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20条措施》,开展“揭榜挂帅”改革,扩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在人才激励方面敢于“做加法”,修订科技技术奖励实施细则,出台《云南省科技创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在人才评价方面敢于“突破”,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人才服务方面舍得“消费”,积极宣传“兴滇惠才卡”政策,落实近2000位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在人才宣传方面“无微不至”,开展“外国专家在云南”宣传报道,选树“云岭最美科技人”,在全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良好氛围。

搭建平台聚集人才

实施云南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工程行动(2022-2025年),启动中国铜业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新建,批准建设云南种子种业联合等5家云南实验室。截至目前,云南省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野外科学观测站8家,省重点实验室11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家、新型研发机构38家。这些平台为云南省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和前沿创新团队,在生物多样性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释放人才服务效能

出台《推动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三条措施》,打通校企、院企“双聘”“双跨”通道。围绕重点产业领域需求,首次选聘科技副总110名,专设科技副总项目加速推进产才融合。首次开展高新技术领军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成功推选10户重点产业领军企业,计划认定10名产业创新人才。选派科技特派员2510名,科技特派团31个,引导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选派496名科技人员组成60支科技特派队,助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开放合作引才入滇

成功举办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腾冲科学家论坛,引进院士专家团队10个,高层次人才309名,为国家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了云南智慧和力量,打造“科技达沃斯论坛”。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建国际联合创新平台32个,选派国际特派员76名。深入推进科技入滇,与北京理工大学等27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11个。实施“智汇云南”计划,吸引南亚东南亚国家65名青年科学家、企业家来滇创新创业。参展“中关村论坛”,向世界展示云南科技前沿领域成果,助力引进更多国际型人才。出台《外国人才来云南工作便利服务措施十条(试行)》,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

“十四五”以来,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省科技厅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人才工作“1+3+N”政策体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2年以来,云南省在滇“两院”院士从7名增加到13名,省科技领军人才从4名增加到45名,省创新团队从98个增加到304个,省“两类”人才从1186名增加到2505名,累计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673个。各州(市)出台科技人才政策69项,累计培引科技人才1523名,团队126个。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和省委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滇之基”的理念,在省委人才办的统一领导下,聚焦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持续实施科技人才引培五大行动,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在人才招引聚集上抓落实,在人才培养提质上见真章,在人才活力激发上出实效,着力把科技人才“最大机遇”转化为“最大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更加奋发有为,推进我省人才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