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袁锐波、孙俊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创设人才成长生态,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建议》已交由省科技厅主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组织部会办。现将提案提出的几个方面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议的答复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业发展工作。2022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云政办发〔2022〕12号)(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聚焦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综合科技服务等重点,进一步推动科技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围绕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在加大资金、金融融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保障用地需求,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原则拓展科技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全面落实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2021年,省科技厅牵头制定出台《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开展科技服务业研发与应用示范”。
2021年,全省共有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47667家,同比增速17.59%。按照《云南省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促进农业市场主体倍增等8个培育计划的通知》要求,2022年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达到54912家,同比增速15.2%。计划到2025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工资总额年均增速达8%。
二、关于“要在具体做法上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的答复
针对破除制约人才发展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的问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科技厅印发了《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条件》(云人社发〔2021〕28号),首次将从事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的人员纳入职称评价范围,并针对其职业特点,合理制定业绩成果要求,重点考察其在技术中试孵化、技术成果运营、技术投融资、转移转化方案策划、转移转化咨询服务等方面专业化水平,畅通从事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人员成长通道。
省委组织部将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运用的支持服务保障、优化宜业宜居人才生态等方面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
(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抓好扩大用人主体自主权改革试点,总结18家单位试点经验,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有序扩大用人单位编制使用、机构设置、人才评价、人事管理等方面自主权。二是部署开展以科技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树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三是创新人才编制管理,建立全省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单列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事业编制,统筹安排使用“省管校用”“省管县用”专项事业编制。四是完善人才分配激励制度,选取4个州市和5户企业开展薪酬分配改革试点,推动各地各单位积极探索利润分享型、成果转化型、股权授予型等人才分配方式,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五是创新引才机制,综合运用“一事一议”引才、以才引才、揭榜引才、“组团式”引才等方式开展重点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支持专业人才服务机构为用人主体提供引才服务。
(二)强化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运用的支持服务保障。一是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加速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落实《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开展首批科技副总及产业导师双向选聘,支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组织入选省级及以上人才计划的人才(团队)、省委联系专家,联合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策划实施一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转化科研项目。二是实施科研创新平台载体提质增效行动,着力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赋予重大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引进、科研经费使用、科技成果处置、重大设备购置更大自主权,推动创新平台更好发挥作用。三是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支持激励、服务保障机制。创新科技型企业贷款产品,推出“知本贷”“科技易贷”,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贷款支持力度。支持国有科技型企业积极探索完善职工薪酬制度,实行股权和分红激励及超额利润分享等办法措施。同时,积极支持各地各单位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三)优化宜业宜居人才生态。一是实施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好“无会日”、科研助理等制度,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上。二是着手制定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容错免责制度措施,对财政资金支持的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未取得预期成效但积极探索、诚信勤勉的,免予追究相关责任,切实为人才“松绑”。三是持续开展人才工作中“唯帽子”问题治理,指导新闻媒体不炒作人才称号、学术头衔的数量、层次、排名等。四是全面推行“兴滇惠才卡”,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12个方面26项服务,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三、关于“要在实践创新上破除壁障精心谋划,组建人才发展集团”的答复
人才发展集团或人才集团,是一个地方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授权范围内,采取市场化、集成化、专业化、高效化运作方式,经营管理本地与人才相关的业务,专门从事人力资源、会议及展览、技术、创业空间、信息技术咨询、软件外包等服务的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也被称为覆盖人力资源服务全产业链的“城市HR”和整体人才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近年来,它正在成为一些地方破解引才难题的新机制、新模式。目前,全国共有人才发展集团或人才集团50多家,其中,省级层面的有山东、河南、浙江、四川等省份,州(市、盟)一级的有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福建省福州市、龙岩市、泉州市,河北省唐山市,山东省青岛市、临沂市、日照市、潍坊市、德州市,安徽省芜湖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衡阳市,浙江省湖州市,江苏省无锡市,陕西省西安市等,县(市、区、旗)一级的有山东省寿光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等。
关于组建人才发展集团一事,省委组织部已组织开展了系列调研分析。一是与云南中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云南人力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一览网络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进行了座谈,云南人力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还专门派人外出学习考察。二是鼓励支持各州(市)、县(市、区)结合实际积极进行探索,楚雄州、红河州开远市、曲靖市宣威市等地先后成立了人才发展有限公司。三是着眼组建人才发展集团的初衷,针对人才引进难、人才服务碎片化、人才工作力量分散、运行效能不高等问题,认真履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职责,不断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有效整合凝聚各方资源和力量,群策群力做好人才工作,着力加强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工作不断提质提效。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并结合我省人才成长生态和科技服务业发展内在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现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工作;积极吸引科技服务业企业落户云南;推动园区、双创平台、孵化器等发展,产出更多科技服务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甚至上市企业;培育建设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生物种业、绿色铝基材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实现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进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加快检验检测认证监管平台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相互衔接;进一步放宽知识产权服务业准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力争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人才强省战略,聚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深入实施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和首席技师专项,持续搭建和畅通引才引智服务平台和渠道,协调推进“兴滇惠才卡”持卡高层次人才特殊礼遇服务的落实,营造我省浓厚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三)关于组建人才发展集团事宜,省委组织部将加强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作出具体安排。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人才成长生态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5月31日
(联系人及电话:区域处张磊,63104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