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茂湾水产:从鱇浪鱼保护到土著鱼成功繁育的科研征途
来源: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2024-09-18 11:11:40     【字体: 】    

复杂的地理地形和多样的水域环境类型为云南孕育出了丰富的土著鱼资源,但因局部水域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土著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鱇浪鱼”“后背鲈鲤”“短须裂腹鱼”等种群陆续成为了国家保护动物行列中的濒危珍稀鱼类。

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茂湾水产”)历时12年,相继攻克了一系列云南土著鱼人工繁殖的难题,在云南率先实施鱇浪鱼、短须裂腹鱼训化繁育,建立了云南高原土著鱼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土著鱼繁育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探索走出了一条拯救、繁育云南土著鱼的“科研征途”。

茂湾基地科研成果展示栏

12年坚守攻克鱇浪鱼人工繁育难题

昆明市宜良县马街镇海马箐水库下游的兰茂箐,海拔、水质、水温等环境指标与抚仙湖十分相近,茂湾水产的养殖基地就建在这里。鱇浪鱼身披一层柔软铮亮的细鳞,刺软,肉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省内外都享有盛名。因人工捕捞频繁,特别是在引入外来物种银鱼之后,短短7—8年,鱇浪鱼产量急剧下降,在市场上的卖价一度高达3千多元一斤。让濒临灭绝的鱇浪鱼脱离消亡于世的厄运并重返抚仙湖,是公司董事长殷树茂的愿景。

从抚仙湖收集来野生鱇浪鱼苗在水塘里开始育种,从种鱼的筛选到成功受孕而后孵出直至养成,需要全身心投入,时刻关注鱼苗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并给出及时的应变对策,处理妥当才能成功培育。“最开始时经常因为一次气温的骤降或者捕捞疏忽、运输不当各种原因,养殖的几千条鱼苗就死了,损失挺大。”鱇浪鱼苗育种的多次失败表明了鱇浪鱼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

意识到不能再独自盲目地试验鱇浪鱼养殖,茂湾水产转向寻求专家团队及科技手段的帮助。2012年公司成立,开始研发规模化人工养殖繁育技术。“一种能调节水含氧量的鱇浪鱼养殖鱼池”“一种用于培育鱇浪鱼的害虫驱赶装置”“一种室外太阳能自旋式渔业增氧机及其方法”......在团队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被攻克,公司陆续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技术,对鱇浪鱼养殖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水流、水质、光照、水温和饲料等进行人工调控,构建起了一整套标准化养殖管理技术。

“我们实现了对鱇浪鱼优质、高产、高效的人工繁殖,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殷树茂说道,在科学的养殖方法下,茂湾水产目前孵化鱇浪鱼的成活率达80%以上,每年繁育优质鱇浪鱼鱼苗7000万尾以上,鱇浪鱼产量达到100吨以上。“作为水产企业,理所应当要研究养殖技术,茂湾水产荣誉墙上的17项专利技术证书,就是我们公司团队攻克了鱇浪鱼孵化、培育、养殖、运输等多方面技术难点的佐证。”

 

茂湾水产养殖基地 

汇聚100余种珍稀土著鱼种质资源

茂湾水产的养殖基地里,数个水质各异、水流湍急程度不一的鱼塘尤其吸引众人的注意。“滇池高背鲫喜欢在底质肥沃的浅水带栖息,宜良白鱼喜欢在流水环境的中上层活动,短须裂腹鱼特别挑剔,需要在极其干净的水中才能生存......”公司董事长对适宜不同鱼类生存的环境如数家珍,这为公司研究稀缺鱼类种群的人工繁殖技术奠定了基础。

据文献显示,247种鱼类的种群数量比起20世纪60年代来已经明显减少,鱼类资源的生物多样性正以极快的速度下降。茂湾水产在切实获得科技对人工繁育鱇浪鱼的巨大助力后,开始了下一步规划,尝试打造一个土著鱼基因库、把云南土著鱼类的种质资源尽可能多地收集保护起来。

基于这个设想,公司与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共建起了土著鱼繁育研究基地及教学实践基地。除了与省内高校合作外,也重视省外优质资源的利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陈昌福教授的加入为茂湾水产拉开了引进省外高端科技和产业领军人才团队的序幕。

云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建设工作启动后,茂湾水产与云南大学共同发起设立了“云南高原土著鱼研究院”,成为了云南省首批认定的20家新型研发机构中的一员。研究院成立两年来,得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更加有效地引领此前建立的研究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平台高效发展。殷树茂介绍,在土著鱼繁育的科技创新中,研究院发挥了很好的纽带建设作用,通过联结多方力量,茂湾水产整合起国内外水产研究先进科技成果,与省内外高校联手逐一攻克了云南土著鱼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遗传多样性、良种繁育等领域的技术难题。

 

茂湾水产养殖基地土著鱼科技馆 

作为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抗浪白鱼、裂腹鱼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基地”的项目实施单位,茂湾水产依托多年研究鱇浪鱼养殖技术的成果,以鱇浪鱼、裂腹鱼为核心,与专家团队陆续又攻克了大头鲤鱼、短须滇池高背鲫等一批云南知名土著鱼的人工养殖技术难题。

如今,茂湾水产1470亩的生态养殖基地分布了198个仿野生生态循环养殖鱼塘,仙四须鲃、大头鲤、滇池高背鲫、花鲈鲤、后背鲈鲤、裂腹鱼、中国结鱼、中华胭脂鱼等177种不同的珍稀土著鱼在为自己“特别定制”的鱼塘中自在畅游,每年共计能孵化土著鱼优质鱼苗2亿尾以上。

 

茂湾基地高原土著鱼产品 

迈向渔业产业化之路

在实现珍稀土著鱼批量化、规模化繁育后,茂湾水产为抚仙湖增殖放流供应了鱼苗110万尾,还陆续为东川区水产养殖企业免费赠送鱇浪鱼苗。除此之外,茂湾水产还致力于发展渔业产业化精深加工,拓展产品品种及层次,提高其附加值。公司鲜活鱇浪鱼、盐渍鱇浪鱼、大头鲤、高背鲫等八个水产品得到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其中两个产品还收获了农博会金奖、优质农产品等奖项,为打造云南高原特色渔业产业提供了一定支撑。

“我们想以广大分散的养殖生产者为基础,依托本地渔业优势资源和加工流通企业,通过专业化服务和现代化管理,推动渔业产业化,增加渔民收入,提升渔业经济效益。”茂湾水产努力推进养捕加、产供销一体化,希望通过渔业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走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道路。

记者一行到访茂湾水产时正值暑假期间,鱼文化展馆、土著鱼科普馆已接待了多批学生,让学生亲手打捞土著鱼进行科普教学,这是茂湾水产正在组织进行的科普研学项目。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把科普项目和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科普小院+渔业养殖基地”的模式,形成赏鱼、钓鱼、品鱼、卖鱼为一体的产业链,丰富产品种类,适应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