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深化沪滇科技协作推动资源优化与产业升级
来源: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2025-07-02 17:40:07     【字体: 】    

2025年7月1日,2025沪滇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举行,通过签署新一轮沪滇科技合作协议,开启合作新征程,围绕高原特色农业、新能源、生态环保、生物技术等云南省重点产业进行项目对接,展示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沪滇科技合作。

沪滇科技合作成果展示

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对口帮扶云南以来,云南省科技厅和上海市科委紧扣省市对口协作总体部署,以深化科技交流合作为主线,协同推进“科技入滇”任务落地,两地不断完善协作机制、拓宽协作领域、用好协作资源、深化协作内涵,努力打造东西部协作新典范。近10年来,两地技术交易合同数年均增幅约26%,有力推动两地各类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

 

沪滇科技合作成果展览现场 

持续强化创新合作机制。两地科技部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沪滇对口合作,多次带队互访考察,协调推进重点任务,先后签署了三轮科技合作协议,持续深化对口帮扶与科技合作,推动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强化两地交流合作,依托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等专业机构,开展各类科技管理培训班60余期,培训人员超7000人次。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合作。2000年以来,省科技厅聚焦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立项支持合作项目247项,带动社会资金近8亿元,产生实际经济效益超17亿元。聚焦国家需求,支持上海交大团队与中船云南昆船合作完成了国家专项装备从材料研制到型号批产,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聚焦民生保障,支持淼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建起300余个自然能提水项目示范工程,帮助解决75万人口、70万余亩农田灌溉、96万头家禽和牲畜用水问题,覆盖地区每年可节省电费、维护费约2亿元。聚焦生态保护,牵线上海交通大学大理研究院与大理人民政府开展“洱海流域近岸村落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30套示范性污水处理系统得到应用,洱海水质由浊变清。聚焦产业发展,支持复旦大学与云南企业合作“云南永平C9苹果酒全产业链的技术支撑”项目,生产线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取得超2900万经济效益;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推进食用菌新品种在滇产业化示范,推广销售“申香”系列香菇新品种2150万棒,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超100万元。

着力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共育高层次人才,沪滇两地携手承担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获省(市)级科学技术奖50项;推动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44个,以柔性引才方式,推进两地高层次人才及优秀科研团队交流与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建立各类技术转移分支机构40余个,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建“云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对象孵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期)”项目,支撑云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共推技术示范基地,先后成立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普洱分中心、红河分中心,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迪庆高原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助力当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

共同培育品牌交流活动。自2008年以来共举办九届“沪滇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参与单位超270家,对接项目600余项,签约项目近270项,成交金额超30亿元。在2021、2023年活动上,两地科技部门主要领导先后为“自然能提水技术产业化及示范应用”等6个项目示范点授牌。2024年活动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青浦区科委与德宏州科技局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野生食用菌资源保育与利用研究示范基地》等10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沪滇科技合作成果展览 

云南省科技厅将以两地科技部门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为契机,充分发挥沪滇两地已建平台、合作项目、援滇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以科技赋能支撑两地的资源、园区、口岸联动发展,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储能等领域,以科技加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沪滇科技跨区域协同创新,支撑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