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5年预算公开
来源:资源配置管理处     2025-02-07 09:13:18     【字体: 】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5年预算公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九、其他公开信息

第二部分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5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表

八、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表

九、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一、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二、部门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三、省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四、省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五、新增资产配置表

十六、中央转移支付补助项目支出预算表

十七、部门项目中期规划预算表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1.协调、督促、检查、推动有关方面贯彻落实省委科技委员会议定事项和工作部署,研究提出需要由省委科技委员会审议和统筹的重大事项建议。

2.组织拟订全省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重点行业、领域、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衔接协同。组织研究重大科技问题、研判科技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3.研究提出统筹推进全省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组织拟定全省科技发展政策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园区建设。

4.研究提出统筹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预算总规模及方向结构比例。统筹衔接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优先支持方向、重点任务和年度安排。

5.拟定全省基础研究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技问题、全省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前沿交叉共性技术和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究。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有关工作。组织拟定全省高新计划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组织实施。落实新型举国体制,组织凝练事关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协调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负责科技安全、军民融合等。

6.牵头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定促进科技知识产权创造、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和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推动重大科研成果的示范运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7.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定吸引集聚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政策措施和科学普及、科学传播规划、政策,组织指导科技人才国际交流。组织实施有关科技人才计划。

8.拟订科技对外交往与创新能力开发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并组织实施。组织参与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9.组织建立统一的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制度规范和省级科技管理运行平台。统筹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和科研诚信建设。统筹负责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科研成果评估问效。

10.拟定全省科技奖励制度,负责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组织工作 。

11.完成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科技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情况

我部门共设置16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规划协调处、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资源配置管理处、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处、实验室与创新平台处、高新技术处、农村科技处、社会发展科技处、成果转化促进处、科技安全处、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处、监督评估与科研诚信处、对外合作处、机关党委(人事处)、离退休人员办公室。

所属单位7个,分别是:

1.云南省科学技术院

2.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3.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4.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

5.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6.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机关服务中心

7.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参公管理事业单位)

(三)重点工作概述

2025年,全省科技工作将强化科技创新对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锚定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云南绿色能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创新需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在强化全省科技创新“一盘棋”工作格局上见成效。不断优化完善体制机制,继续加强全省科技工作的协调调度。发挥省委科技委委员单位熟悉行业需求的优势,共同编制“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找准产业发展真需求,以需定研,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加快成立科技咨询委员会,建立健全研究咨询机制,对特重大项目立项进行把关,对省重点产业开展调研,围绕全产业链提出创新链布局建议。按“以需求定任务,以任务定经费”原则,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推进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

二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见成效。围绕“老三样”、“新三样”、“特三样”、“大三样”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为云南重点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组织实施好首批发布的10个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引导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进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提质增效,依托昆玉一体化探索建设科创中心。支持办好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和云南高等研究院,加强对产业的科技支撑。

三是在培养壮大科技企业队伍上见成效。完善“一企一策”精准服务,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不断提升云南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和质量。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实施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推进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4个工程。持续提升“彩云汇”创新创业大赛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效能,走出一条引培科技型初创企业,促进全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云南特色创新之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激励银行、担保、保险以及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投入力度,逐步构建同科技创新更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加强对云南省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政策支持。

四是在持续推动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见成效。积极支持优势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和育种联合攻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推进“科技特派团+农业经营主体”工作,打造一批农业知名品牌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创新县(村),有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紧扣25个边境县(市)和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的产业需求、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本土科技人才培养,打造科技示范样板,有力支撑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继续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围绕农业农村科技需求,开展创业服务、成果转化,助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五是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上见成效。依托“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两类人才”等专项计划,围绕云南重大产业发展和高等学校建设需求,继续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全方位助力云南高层次科技人才增选院士。加快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昆明理工大学“双一流”创建,有针对性地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优化创新平台布局,争取在推荐新建或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有突破,贵金属、特色植物提取等6个云南实验室有新成效。尽快实现省级平台对重点产业、品类的覆盖,进一步优化平台结构,加大直接促进产业发展类平台比重。

六是在推动科技开放合作上见成效。持续办好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大欧美等海外科技人才引聚力度,深化与泰国、越南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更加注重论坛资源转化,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按照“日常有对接、每月有活动、季度见成效”目标,促进论坛资源转化落地;将论坛打造成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入滇”,以需求为导向,围绕省重点产业,开展科技“双招双引”。遴选重点州(市)、县(市、区),深入开展科技入滇进州(市)入县(市、区)活动。发挥区位优势,突出云南特色,联合有关单位统筹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科创中心建设。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单位共9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9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2个;参公单位1个;事业单位6个。截止2024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426人,其中:行政编制109人,工勤人员编制0人,事业编制317人。在职实有367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367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331人,其中:离休6人,退休325人。

车辆编制20辆,实有车辆17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5年部门财务总收入2,514,355,965.40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2,485,238,884.09元,政府性基金0.0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00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00元,事业收入0.00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00元,上级补助收入5,830,407.38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元,其他收入23,286,673.93元。

与上年对比:2025年部门财务总收入比上年减少795726959.5元,减少24.04%,主要原因分析落实人大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金额,省本级金额相应减少。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2,485,238,884.09元,其中:本年收入2,445,865,670.40元,上年结转收入39,373,213.69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2,445,865,670.40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0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00元。

与上年对比: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比上年减少788103513.4元,减少24.08%,主要原因分析落实人大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金额,省本级金额相应减少。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支出2,514,355,965.40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2,485,238,884.09元,其中:基本支出106,999,870.40元,与上年对比减少3471527.68元,主要原因分析是机构改革,在职人员有所减少;项目支出2,378,239,013.69元,与上年对比减少784631985.8元,主要原因分析落实人大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金额,省本级金额相应减少。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管理事务-行政运行24,678,393.61元,主要用于人员、运转类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机关服务5,400,631.62元,主要用于人员、运转类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其他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支出1,820,046.04元,主要用于人员、运转类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基础研究-专项基础科研358,626,003.27元,主要用于基础研究项目资金。

科学技术支出-基础研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34,407,008.09元,主要用于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项目资金和省委组织部人才专项资金。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条件与服务-技术创新服务体系22,368,122.39元,主要用于科技金融结合项目资金。

科学技术支出-应用研究-机构运行4,008,177.46元,主要用于人员、运转类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36,025,745.82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科学技术支出-技术研究与开发-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14,419,799.13元,主要用于云南省科研机构改革项目资金、研发投入提升工程项目资金。

科学技术支出-技术研究与开发-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4,448,405.27元,主要用于部门预算机动经费。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条件与服务-机构运行30,136,610.10元,主要用于人员、运转类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普及-机构运行229,900.00元,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普及项目。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条件与服务-科技条件专项485,058,875.50元,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资金。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条件与服务-其他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706,300.00元,主要用于人员、运转类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60,000.00元,主要用于云南省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经费。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1,034,900.00元,主要用于因公出国(境)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交流与合作-重大科技合作项目4,700,000.00元,主要用于科技合作项目资金、腾冲科学家论坛项目经费。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重大项目-科技重大专项2,548,457.03元,主要用于科技合作项目资金。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1,185,035,162.69元,主要用于重点研发(工业领域)项目资金、重点研发(农业领域)项目资金、重点研发(社会发展)项目资金。

科学技术支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科技奖励23,000,000.00元,主要用于科技奖励专项经费。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行政单位离退休60,120.00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系统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

科学技术支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转制科研机构22,000,000.00元,主要用于转制院所转制前离退人员社会性保障经费及待遇差补助资金。

科学技术支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1,566,940.51元,主要用于事业单位项目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支出6,509.27元,主要用于事业单位项目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事业单位离退休130,500.00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系统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7,417,816.64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6,577.69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行政单位医疗2,224,544.76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机关基本医疗保险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事业单位医疗3,456,881.46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系统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公务员医疗补助3,314,438.77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机关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269,880.00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机关、事业单位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住房公积金5,812,136.97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支出。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科学技术支出-技术研究与开发-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1,063,690,000.00元主要用于支持省与州(市)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以项目法+因素法支持州(市)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合作项目、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补助资金、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项目、科普项目、高新区联合专项等,引导州(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交流与合作-重大科技合作项目4,000,000.00元主要用于腾冲科学家论坛经费。

(一)与中央配套事项

无。

(二)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无。

(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无。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64.00个,采购预算总额26,913,037.74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1,174,995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25,738,082.74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部门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1,723,398.14元,较上年减少209227.25元,下降10.83%,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部门2025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1,334,900.00元,较上年减少160000.00元,下降10.7%,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6个,因公出国(境)21人次。

增减变化原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按照厉行节约原则,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实现只减不增。

(二)公务接待费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部门2025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42,700.00元,较上年增加0.00元,增长0%,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39次,共计接待515人次。

增减变化原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按照厉行节约原则,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实现只减不增。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部门2025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345,798.14元,较上年减少49227.25元,下降12.46%。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00元,较上年增加0.00元,增长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45,798.14元,较上年减少49227.25元,下降12.46%。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7辆。

增减变化原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按照厉行节约原则,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实现只减不增。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一)基础研究计划专项资金:充分发挥省基础研究专项中各类计划的作用,在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成效。2025年通过实施省基础研究专项,课题组成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0篇以上,申请知识产权数量150项以上,培养高层次人才人数150人以上,培养研究生人数1000人以上,发表高质量论文数90篇以上,论文被三大索引引用4000次以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达1500,项目验收合格率96%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5%以上。

(二)重点研发(工业领域)专项资金:2025年度,围绕数字云南、绿色铝材绿色硅材及新材料、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实现系列关键共性技术突破,获得一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有力支撑云南省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科技成果产出70项以上,解决关键核心技术60项以上,专利申请数300项以上,专利授权数160项以上,培养高层次人才或团队260个以上,带动新增产值35亿元以上,带动就业人数1300人次以上,研究成果示范应用行业(企业、场景)数25个(项)以上,项目进度计划按时完成率95%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95%以上。

(三)重点研发(农业领域)专项资金: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绿色高效生产、农业生态安全、智慧农业、现代食品制造等领域,组织实施7个方向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专利申请数300项以上,省级审定新品种30个以上;发表论文数350篇以上,带动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带动农民增收5亿元以上,成果示范和推广应用面积30万亩以上;项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亿元以上;培训人数3万人次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95%以上。科技特派员队伍进一步壮大,持续提供产业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强科技培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新选派科技特派员2000人次以上、科技特派团15个以上; 新上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20项以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进一步强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70项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超过95%。

(四)重点研发(社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标准数50项以上,新建生产线10条以上,建设服务平台数3个以上,获得药物临床批件3件以上,开发新产品40个以上,形成技术体系10套以上,科研论文数100篇以上,专利申请数100项以上,专利授权数30项以上,建立生产示范基地10个以上,培训人数1000人次以上,项目验收合格率95%以上,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带动社会研发投入5亿元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5%以上。

(五)科技合作专项资金:预期绩效目标显著。打造“科技入滇”升级版,吸引国内外科技资源为云南创新发展服务,面向发达省份构建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形成“协同创新、梯度转移、内外循环、辐射带动”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合作层次,加强资源共享。带动社会研发投入2000万元以上,培养本地人才30人以上。与日本、新西兰等科技发达国家签署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合作协议,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发机构10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成果开展联合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成果不少于10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5个;与缅甸、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发机构10个,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加强云南省科技创新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辐射影响力;拟选派30名左右云南省国际科技特派员,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开展技术合作研究、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各类科技服务活动及在境外创办(合办)科技型企业或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生产示范基地,带动新增产值及培训一批人员,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吸引40名左右南亚东南亚青年科学家和青年企业家来滇创新创业,对发展中国家开展技术培训200人次。

(六)研发投入提升工程专项资金:以“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贯彻落实为目标,聚焦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重点、焦点、难点问题,以科技支撑产业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基础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为重点开展研究。立项实施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专项项目25项,完成综合研究报告、咨询报告、调研报告、政策文本(代拟稿)等研究成果70份以上,培训人次2000人次,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按照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对科技统计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做好常规科技统计调查工作为基础,以抓统计指导及培训为关键,以强化科技统计分析服务为工作为重点,以完善科技统计信息平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全面完成各项科技统计工作任务,不断推进科技统计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向第三方专业机构购买研发投入提升专项服务,为云南省400家重点企业进一步指导、规范企业提升研发管理水平,提升研发费用归集与统计能力,引导创新主体把握政策导向,理清政策脉络,合法合规、享受政策红利,促进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云南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

(七)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2025年度,认定科技成果转化奖补(技术交易出让受让、综合服务)项目20项以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及登记站奖补项目80项以上,引进省外科技型企业30家以上,派培训技术经纪人300人次,技术合同成交额150亿元,驻企业科技特派员150人,引进省外科技型企业30家,企业补助数200家,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50亿元,带动社会投入2亿元,带动新增就业人数100人,服务对象满意度98%以上。

(八)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资金:通过组织科技金融结合专项,鼓励具有科技创新需求企业向科技创新服务主体(平台)购买科技创新服务,激励各类金融资本加大科技领域投融资,通过组织实施科技金融结合专项,促进科技资源充分流动,鼓励企业等创新主体创新创业,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入,突破制约云南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支持我省企业实施科技揭榜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2025年,拟引导高校、科院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服务主体(平台)对科技型企业提供不低于100次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科技投融资等科技服务,通过科技揭榜制项目实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2000万元;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不低于15000万元;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九)云南省科研机构改革专项经费:通过本专项计划的实施,持续提高研发机构开发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在本行业或本领域有较大支撑作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知识产权拥有量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已实体化的5家(省本级)新型研发机构,2025年累计解决关键核心技术5个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数10个以上,带动社会研发投入1000万元以上,带动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0项以上。完成25年中央引导地方专项项目的评审推荐工作。新遴选新型研发机构5家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95%以上。

(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25,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围绕全省重点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数字云南建设等重点工作,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根据《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选拔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70名以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申请专利100篇以上,实施带动培养引进的人才200人次以上。

(十一)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专项资金: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全省重点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数字云南建设等重点工作,培养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拟补助院士专家工作站200个以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申请专利200个以上,开展科普活动200次以上,科普活动受益人数100万人次以上。支持已认定的科技副总、产业导师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攻关等。

(十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落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以提升云南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着眼长远和全局,以云南实验室为引领统筹布局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省科技创新基地按照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布局建设。围绕省战略和创新链布局需求,大力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2025年,预计支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30个,其中新建科技创新平台30个。申请专利300项,授权100项,发表论文数1500篇(其中SCI等三大索引占比20%以上),制定标准(含国标、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30项,省级创新平台固定人员1500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60项,新增经济效益34亿元,服务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3000次,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120人,服务对象满意度90%以上。

(十三)州(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资金:实施州(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合理划分事权与支出责任,集中财力办大事,以项目法+因素法支持在州(市)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省科技项目和经认定后的各类补助经费,引导州(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2025年目标为:一是开展州市研发投入补助工作,引导和推动州市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带动2025年云南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较上年增长10%;二是支持高校联合专项、州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科技特派团(员)、技术合同登记奖补项目、省“两类”人才等项目,解决关键核心技术27项,研发新产品62项,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00个,选派科技特派团2个,特派员1771人,驻企特派员150人,促进投融资7亿元,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00亿元,转化应用科技成果47个,举办科普活动50场次。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收入科目

(1)财政拨款收入:省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售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5)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2.科学技术支出科目

(1)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反映省科技厅机关(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机关服务中心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方面的支出。

(2)基础研究:反映从事基础研究、近期无法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机构的支出、专项科学研究支出,以及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的支出。

(3)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反映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包括从事技术开发研究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专项技术开发研究的支出,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和推广支出等。

(4)科技条件与服务:反映用于完善科技条件及从事科技标准、计量和检测,科技数据、种质资源、标本、基因的收集、加工处理和服务,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保存、加工和服务等为科技活动提供基础性、通用性服务的支出。

(5)科学技术普及:反映用于科技活动周等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支出。

(6)科技交流与合作:反映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支出。

(7)科技重大项目:反映用于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有关经费支出。

(8)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反映除以上各项以外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于科学技术奖励的支出以及对已转制为企业的各类科研机构的补助支出等。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反映用于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反映用于住房公积金的支出。

5.“三公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支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元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6.机关运行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部门2025年机关运行经费安排5135993.16元,其中,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机关4970880.33元,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165112.83元,与上年对比减少372252.63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后人员减少,机关运行经费相应减少。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部门资产总额171126174.18元,其中,流动资产87579636.65元,固定资产75010395.44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7920459.34元,其他资产615682.75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16562740.67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11514240.45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9项,账面原值80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1570元;资产使用收入4861443.13元,其中出租资产2443.48平方米,资产出租收入3671617.59元。鉴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精准数据,需在完成2024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此处公开为2025年1月资产月报数。

 

附件: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预算公开目录附表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