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责
二、基本情况
三、重点工作概述
第二部分 2024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财政拨款“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十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2024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责
1.协调、督促、检查、推动有关方面贯彻落实省委科技委员会议定事项和工作部署,研究提出需要由省委科技委员会审议和统筹的重大事项建议。
2.组织拟订全省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重点行业、领域、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衔接协同。组织研究重大科技问题、研判科技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3.研究提出统筹推进全省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组织拟定全省科技发展政策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园区建设。
4.研究提出统筹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预算总规模及方向结构比例。统筹衔接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优先支持方向、重点任务和年度安排。
5.拟定全省基础研究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技问题、全省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前沿交叉共性技术和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究。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有关工作。组织拟定全省高新计划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组织实施。落实新型举国体制,组织凝练事关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协调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负责科技安全、军民融合等。
6.牵头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定促进科技知识产权创造、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和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推动重大科研成果的示范运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7.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定吸引集聚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政策措施和科学普及、科学传播规划、政策,组织指导科技人才国际交流。组织实施有关科技人才计划。
8.拟订科技对外交往与创新能力开发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并组织实施。组织参与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9.组织建立统一的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制度规范和省级科技管理运行平台。统筹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和科研诚信建设。统筹负责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科研成果评估问效。
10.拟定全省科技奖励制度,负责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组织工作 。
11.完成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科技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我单位共设置16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规划协调处、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资源配置管理处、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处、实验室与创新平台处、高新技术处、农村科技处、社会发展科技处、成果转化促进处、科技安全处、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处、监督评估与科研诚信处、对外合作处、机关党委(人事处)、离退休人员办公室。
我单位为基层预算单位,无下属单位。
(二)决算单位构成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本级)作为二级预算单位纳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编报范围。
纳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本级)2024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
(三)单位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我单位2024年末编制内实有人员101人。包括财政拨款开支经费的:公务员97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3人,事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0人,机关和事业工人1人;经费自理人员0人。
我单位2024年末其他人员0人。包括财政拨款开支经费的人员0人;经费自理人员0人。
年末尚未移交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0人(离休0人,退休0人)。年末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87人(离休0人,退休87人)。
车辆编制8辆,在编实有车辆7辆,超编0辆。
三、重点工作概述
(一)以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形成科技创新“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强党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的省委科技委正式成立,召开全省科技大会,相继印发《中共云南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云南省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和《中共云南省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单位间协同机制》等文件,强化部门间协同,在制定科技创新中长期规划、重大科技工作协调联动、协同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重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等方面形成合力。围绕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制定出台《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十五条措施》、《“科技特派团+农业经营主体”工作方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制定《云南省新时代“银龄人才万人计划”实施方案》,不断优化全省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两类”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持续完善“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兴滇惠才卡”制度。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云南路径,支持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云南绿色能源、硅光伏、中药材等重点产业,以及滇中引水、渝昆高铁等重大工程创新需求和重要民生,综合运用 “军令状制”、“赛马制”等多种组织方式,集中优势科研力量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研发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支持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牵头承担滇中引水施工装备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滇中引水工程攻克多项隧道建造世界级难题;打破国外在大尺寸高品质氧化钒材料制备上的垄断,实现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可控;“云蔗081609”品种高峰期蔗糖分打破国际最高记录,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生产模式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成果推广应用面积达304.88万亩;支持“气血康口服液”、“丹莪妇康煎膏”等8个中药大品种及云南特色鲜明的21个中药小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年销售收入增幅超30%;围绕农机装备、磷石膏资源化利用、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等领域面向全球发布首批10个重大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三)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围绕天文、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优势特色学科领域,优化完善基础研究计划体系,810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总经费3.04亿元。健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设立8个省级基础研究联合专项,投入省级财政科技经费2.3亿元,引导带动社会投入基础研究资金约9.2亿元。首次报道的寒武纪软体动物化石—多刺世山虫,为软体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重要直接证据,研究成果在《Science》上发表;应用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解析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发病早期骨骼肌病理变化的关键机制,为早期干预和靶向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在《Cell》上发表。
(四)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体系加快建设。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推进顺利,推荐新建或重组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参照国家实验室建设模式,结合云南产业需求,新组建云南锡铟实验室,高质量推进6个云南实验室建设,新建设29个省重点实验室,新建1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已组建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67个省重点实验室、27个省技术创新中心、45个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产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与省外高校联合共建的云南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作用凸现。促成威海高新区管委会等40多家省外高新区和企业与省内高新区开展合作。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在2024年中国工程院组织的综合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五)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支持云南省重点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较上年增长5%,有R&D活动的和设立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分别较上年增长7.55%、49.69%,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稳固。推进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研究制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措施及认定条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生态逐步形成。新增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55户,总数突破14000户。高新技术企业有望净增600户以上,总数突破3800户,三年实现总数接近翻番。持续打造“彩云汇”科创品牌,探索引培新质生产力企业,促进全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彩云汇”双创大赛瞄准创新资源富集区域设立6个省外赛区,促成172户2024年省外参赛企业意向落地云南,推进30户2023年省外参赛企业入滇落地运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国际科创生态城,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项,首家“科创飞地”在上海设立。
(六)科技有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六大行动、科技特派员三年行动方案,积极引导全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助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支持建设20个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53个创新村。新选派14个科技特派团、1800名“三区”科技人才、2326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一线;60支科技特派队以25个边境县(市)374个沿边行政村为重点,实现“全覆盖、常在村”科技服务。建设云岭农科“110”创新服务平台,据统计,科技特派员已服务10245个村庄、推广新技术13815次、组织培训27832次、培训农民54.6万人次。
(七)科技人才队伍引培成效显著。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通过“一事一议”引才、以才引才、揭榜引才、“组团式”引才等方式,有效提升科技人才引进质量和效率。深入落实“兴滇惠才卡”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12个方面26项服务。依托“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新遴选科技领军人才3人、高端外国专家19人、团队30个。由省内外193名院士专家组建20个专家产业服务团,对在建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选派132名省科技副总、195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强化对科技型企业创新人才支持。开展“云南科学大讲坛”、“院士科普进校园”等活动,10.5万名科普人员参与科学普及,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更加浓厚。
(八)科技合作开放格局加快形成。用好东西部协作、“科技入滇”等机制,引入一批优质科技资源入滇落地。成功举办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参加活动,促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700余项,引进高层次人才280余名,正式启动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腾冲科学家论坛发展基金。深入实施“智汇云南”计划,支持引进35名外籍青年科学家、企业家来滇创新创业,共建30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选派100名国际科技特派员赴周边国家开展科技服务。签订《推进协同开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昆明市与G60科创走廊9城市建立链接。
(九)科技金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联动机制及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发挥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增信机制,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等特色金融产品落地。发放首笔“科技人才贷”,研发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科技金融产品。“善科贷”、“科创e贷”、“云担科新贷”等产品相继落地,65类科技金融产品上线融信服平台。云南4家试点金融机构为963户科技型企业发放1802笔科技贷款,贷款金额达22.89亿元。运用科技创新券,降低科技型企业经营成本1900余万元,推广科技保险险种306个。
2024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奋力追赶的步伐正在加快,但科技创新工作中仍然存在短板弱项。一是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仍有差距。国家级创新平台中,云南省目前尚无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仅有全国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国家级平台数量仅占全国的1%左右。二是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仍有差距。战略科学家缺乏、高端科技人才(团队)短缺、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不足是制约云南省科技创新的根本性因素。云南省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量不到同期全国的1/3,现有在滇“两院”院士15人,仅占全国的0.83%。
第二部分 2024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1.本单位2024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2.本单位2024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第三部分2024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本级)2024年度收入合计1825547652.21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825547652.21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含教育收费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
与上年相比,收入合计减少285601993.84元,下降13.53%。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减少285601993.84元,下降3.53%;无上级补助收入;无事业收入;无经营收入;无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无其他收入。主要原因是:落实人大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金额,省本级转拨金额相应减少。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本级)2024年度支出合计1825547652.21元。其中:基本支出32828274.97元,占总支出的1.80%;项目支出1792719377.24元,占总支出的98.20%;上缴上级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经营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
与上年相比,支出合计减少285601993.84元,下降13.53%。其中:基本支出减少608226.32元,下降1.82%;项目支出减少284993767.52元,下降13.72%;无上缴上级支出;无经营支出;无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主要原因是:一是机构人员变动,基本支出减少;二是落实人大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金额,省本级转拨金额相应减少。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4年度用于保障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本级)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32828274.97元。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27638695.64元,占基本支出的84.19%;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5189579.33元,占基本支出的15.81%。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4年度用于保障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本级)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792719377.24元。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0.00元。
专项基础科研项目经费136305045.76元,主要用于基础研究项目资金。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项目经费62478771.75元,主要用于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项目资金和省委组织部人才专项资金。用于转拨至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资金,包括基础研究计划,重大科技专项与重点研发计划,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专项资金。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项目经费23312377.61元,主要用于科技金融结合项目资金。
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项目经费38193701.09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经费5330200.87元,主要用于云南省科研机构改革项目资金、研发投入提升工程项目资金。
科技条件专项项目经费481486784.50元,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资金。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费999694588.35元,主要用于重点研发(工业领域)项目资金、重点研发(农业领域)项目资金、重点研发(社会发展)项目资金。
科技奖励项目经费22962000元,主要用于科技奖励专项经费。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本级)2024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825547652.21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与上年相比减少285601993.84元,下降13.53%,完成年初预算的56.97%。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分功能分类科目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750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4%,完成年初预算的357.14%。主要用于招商引资工作经费;造成预决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上年结转资金。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6.科学技术(类)支出1816473357.57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9.50%,完成年初预算的56.85%。主要用于转拨至项目承担单位的基础研究计划,重大科技专项与重点研发计划,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专项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造成预决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落实人大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金额,省本级转拨金额相应减少。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618279.7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14%,完成年初预算的95.39%。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造成预决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机构人员的增减变动。
9.卫生健康(类)支出3571576.8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20%,完成年初预算的95.48%。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支出、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造成预决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机构人员的增减变动。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12.农林水(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1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19.住房保障(类)支出2134438.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12%,完成年初预算的99.56%。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支出;造成预决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是机构人员的增减变动。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年初无此预算。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总体情况
2024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211900.00元,决算为133567.39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2%;支出决算较上年减少89723.68元,下降40.18%。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034900.00元,决算为0.00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0.00%,完成年初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元,决算为0.00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67000.00元,决算为124107.39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92.92%,完成年初预算的74.32%;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0000.00元,决算为9460.00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7.08%,完成年初预算的94.60%。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较上年减少84945.05元,下降10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较上年增加0.00元,上年无此项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较上年减少4692.63元,下降3.64%;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较上年减少86.00元,下降0.90%;具体是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946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较上年减少86.00元,下降0.90%;国(境)外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较上年增加0.00元,上年无此项支出。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4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211900.00元,支出决算为133567.39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2%,支出决算较上年减少89723.68元,下降40.18%。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034900.00元,决算为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元,决算为0.0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67000.00元,决算为124107.39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4.32%;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0000.00元,决算为946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4.60%。2024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无因公出国(境)出访任务,因公出国(境)费无支出,二是公务出行减少,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减少。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减少84945.05元,下降10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上年无此项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减少4692.63元,下降3.64%;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86.00元,下降0.90%,具体是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946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上年无此项支出;国(境)外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上年无此项支出。2024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政策,按照厉行节约原则,规范因公出国、公车运行及公务接待开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实行零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实物量的具体情况:
1.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购置车辆0辆。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7辆。主要用于厅机关公务出行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3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84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省外工作人员商洽工作发生的接待支出。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三)需要说明的事项
不存在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本级)2024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5189579.33元,比上年增加265064.27元,增长5.38%,主要原因一是因工资福利变化,计提的年度福利费和工会经费较上年增加,二是公用经费中增加安排了党建工作经费和驻村工作经费,故决算数较上年增加。单位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费、差旅费、办公设备购置、物业管理费等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4年末,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本级)资产总额35033911.92元,其中,流动资产16373425.09元,固定资产12410761.94元(净值),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无形资产6249724.89元(净值),其他资产0.00元(净值)(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718045.98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377505.12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0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价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763.6平方米,账面原值1634257.28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961260.65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详见附表)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4年度,单位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1058330.54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0409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0854240.54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330739.59元,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330739.59元。
四、单位绩效自评情况
单位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1.本单位2024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2.本单位2024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本文中公开的财政拨款“三公”经费相关数据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相关经费,不含非财政拨款部分。
(四)本文所称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数是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或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部门决算: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情况编制,反映部门所有预算收支和结余执行结果及绩效等情况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是改进部门预算执行以及编制后续年度部门预算的参考和依据。
二、科学技术支出科目
(一)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反映省科技厅机关(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机关服务中心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方面的支出。
(二)基础研究:反映从事基础研究、近期无法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机构的支出、专项科学研究支出,以及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的支出。
(三)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反映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包括从事技术开发研究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专项技术开发研究的支出,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和推广支出等。
(四)科技条件与服务:反映用于完善科技条件及从事科技标准、计量和检测,科技数据、种质资源、标本、基因的收集、加工处理和服务,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保存、加工和服务等为科技活动提供基础性、通用性服务的支出。
(五)科学技术普及:反映用于科技活动周等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支出。
(六)科技交流与合作:反映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支出。
(七)科技重大项目:反映用于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有关经费支出。
(八)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反映除以上各项以外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于科学技术奖励的支出以及对已转制为企业的各类科研机构的补助支出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