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政协云南省委员会第十二届第二次会议第120200157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2019-07-18 10:47:47     【字体: 】    

民进云南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建设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交由省科技厅主办,省商务厅、昆明市人民政府会办。为切实做好提案办理工作,省科技厅高度重视,与省商务厅、昆明市人民政府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结合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建设,把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2016年12月,云南省政府发布《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专项规划》(云政发〔2016〕77号)(以下简称《规划》),省科技厅全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制定了《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围绕科创中心建设重点目标任务,设立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从夯实科创中心基础、共建创新平台、开展科技园区合作、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面,切实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并取得成效。

一、关于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培育创新优势区域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为实现科创中心建设重点目标任务,省科技厅根据《规划》制定了《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需求和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重点关注的合作领域,设立科创中心建设专项,安排科技财政经费6000余万元支持重点任务落实,推动科创中心建设。

二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与广西、宁夏、江苏、上海、北京、广东、福建等省区市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协作关系。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外国际科技合作的基础和优势,认定建设科创中心示范机构29家,累计认定建立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6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7个,认定选派国际科技特派员31人,在德宏举办了中缅创新创业大赛,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

三是培育以昆明为代表的创新优势区域。昆明市在科技型领军企业的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园区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都制定了培育专项政策,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重大项目,鼓励企业开展前沿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加强产业链企业配套协作。探索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新模式,采取政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社会资本共建模式,鼓励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向创新创业企业及团队推广众包等新业态新模式。按照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推进与产业链、技术链上中小微企业、高校院所和各类创客群体有机结合,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产业创新创业生态群落。云南正积极发挥高新区、经开区、重点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的核心载体作用,推动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聚合、创新服务聚焦、新兴产业聚变。重点支持各类科技园区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推动昆玉楚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园区,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样板,支持企业建立境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二、关于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重点领域人才供给

一是强化人才培引进工作。围绕我省发展“八大重点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等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引智项目,2016年—2018年全省共实施国家级引智项目59项,邀请外国专家268人次,实施省级引智项目287项,邀请外国专家572人次,新增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0个,项目数量逐年递增、质量明显提升。认真做好高端外国专家专项工作,组团赴美国波士顿、纽约宣传我省人才新政,营造政策宣传的良好氛围,确定云南省高端外国专家专项40项、项目领衔专家40名。积极推选国家外专项目,由我省选送的国家外国专家项目人选,获得国家外专局批准3人,获得国家项目资金支持600万元。

二是开展科技人文交流与教育培训。2016年以来,举办的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等大型活动累计参加人数超过3000人,促成了中印公路建设和技术集成项目等18个项目的签约与实施。组织实施了出国(境)培训项目共85项,培训814人;在尼泊尔、老挝等6个南亚东南亚国家举办培训班66期次,培训外方2086人次;在省内共举办培训班30次以上,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我省交流培训领域已从新能源和现代农业,拓展至医疗卫生、资源保护、环境治理、自主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覆盖南亚东南亚18个国家,成效日益显现。

三是举办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以“搭建一个平台,引进一批人才,取得一批成果,打造一个品牌”为目标,深入推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连续举办3届交流会,共有40多个国家超过6000人次参会,签约150余项人才智力入滇交流合作项目。交流会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国际人才交流盛会之一。

三、关于建设国际产业技术联盟,实现跨国企业协同创新

一是建立协作在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印度成立了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分支机构和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在2019南亚东南亚技术转移对接洽谈会上,启动了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技术转移交易网,搭建了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推进跨国协同创新。

二是以阿里云云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科技信息中心基础设施构建完毕,正在开展“三张牌”特色场景应用,现代农业研发辐射中心依托前期优势,辐射源、辐射点和辐射网构建完善,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形成面向缅、老等周边国家的跨境双创特色。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础服务基地形成技术支撑和国家级平台向泰国和越南辐射,国际技术转移基地和人员交流培训基地形成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建设模式。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与泰国脉冲星导航射电望远镜大科学项目、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与缅甸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中—老可再生能源联合创新合作开发与利用项目、面向南亚东南亚大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推进有序。

四、关于健全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开展重点领域深度合作

一是从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及技术转移4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在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利用、矿冶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二是支持在南亚东南亚国家联合共建了中(中国)—老(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中(滇)—老(老挝)热带亚热带天然药物资源调查研究联合实验室、中(中国)—老(老挝)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中国)—斯(斯里兰卡)特色植物资源研发实验室等一批联合实验室,建立了中(云南)—斯(斯里兰卡)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等一批科技示范园区,实施了缅甸低品位原燃材料烧制优质水泥熟料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滇产药妆薇诺娜国际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一批“走出去”项目。在周边国家联合开展数十个特色农作物、绿色能源技术与产品、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等示范推广,促进了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提升了云南在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影响力。

五、关于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加强边境区域对外合作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云南落地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和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将科创中心建设工作与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有机结合,借力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以科创中心为统领,汇聚更多创新资源,同步推进4中心建设,提高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合作水平。

二是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宣传会展品牌,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依托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和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平台,多次举办了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南亚东南亚技术转移对接洽谈会、中国—印度创新合作与投资大会,中国—东盟科技论坛、中国—东盟创新论坛、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中国—东盟新能源论坛、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伙伴关系工作组会议等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论坛等活动,累计参加人数超过3000人,共促成40余个国际创新项目合作,提升了我省技术和产品在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三是推动跨境园区合作。目前已建成中—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国(云南)—越南(老街)特色农产品科技示范园、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缅合作“双高”优质蔗糖基地等一批境外或跨境科技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示范机构“走出去”。

    六、关于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一是围绕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和我省相关机构自身发展需要,在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水泥生产、饲料开发、新能源利用、矿冶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支持实施了一批粮经作物示范推广、等领域的“走出去”项目,在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联合开展玉米、水稻、甘蔗、马铃薯、花卉、大豆、咖啡等特色农经作物新品种培育和种植示范及推广,推动了我省畜禽养殖、食品加工、粮经作物种植、水泥生产、新能源利用等技术、设备、产品等对外输出和转移。

二是支持构建了以德宏泛亚国际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沿边州市19个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以点串线带面的创新创业带基本形成,有力增强了区域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推进昆玉楚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提升云南省科技创新辐射能力。

下一步,省科技厅、省商务厅、昆明市人民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部门协同。充分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沟通和信息交换协同机制,加强部门、机构、高校和企业间信息、数据等资源互通,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合力,同步统筹推进经济贸易、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和人文交流4中心建设。同时,我们将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借助“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区域创新。

二是夯实创新合作基础。围绕科创中心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专题调研和评估工作,形成科创中心建设工作评估报告。结合评估报告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深入推进科创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在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化高端人才引进和国内创新人才培养、重点合作项目的实施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工作度,汇聚更多创新资源,引进和输出更多技术成果,提升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和科创中心建设的能力与动力,推动更多机构“走出去”。

三是加大经费保障。积极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加大省、州(市)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给予项目资金倾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资本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央地协同、上下联动的共建模式。同时,多部门联动并形成合力,保障财政经费跨境使用、科创中心建设出国便利、项目集聚等配套政策落实,支持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合作和创新活动,保障科创中心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再次感谢民进云南省委对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关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7月16日

(联系人及电话:黄威林,63101520)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