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南省十三届人大李云锁代表审议政府有关工作报告所提意见建议的答复
来源:农村科技处     2021-02-09 14:27:13     【字体: 】    

李云锁代表:

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省科技厅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十三五”取得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三五”农业科技工作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省科技厅持续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抓住优良新品种创制的关键环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稻作品种

省科技厅在“十三五”期间立项实施“云南高原粳稻种业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重大专项,培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的水稻优良品种;形成了分工明确、科企密切结合的高原粳稻育种新机制,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种子生产基地、商业化育种体系,对我省科技计划新近育成的云粳、楚粳、会粳、凤稻、文粳、云玉粳等粳稻新品种进行规模化繁种生产;常规粳稻年生产繁种面积从目前的1.2万亩提高到2万亩,生产良种数量从目前的700万公斤提高到1200万公斤。2016年育成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稻新品系9个,并提供参加2017年云南省常规粳稻品种区域试验,育成通过云南省审定品种2个(云粳42号和云粳43号),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项(凤稻25号和凤稻26号),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项(云粳42号和云粳43号)。初步建设高标准的区域育种站4个(温暖粳稻区1个、温凉粳稻区2个、高寒粳稻区1个);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优质香米新品种云粳26号、云粳29号选育及应用)。

(二)花卉品种培育

2016年立项省科技厅资助的重大科技专项“花卉品种众创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实施后,申报新品种14个,获授权月季、香石竹等新品种9个,省登记保护香石竹、非洲菊新品种9个;“互联网+”花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示范重大科技专项,以云南产业规模基础好、发展空间大的鲜切花、小型盆栽观赏植物及部分加工花卉为研究对象,采用“互联网+”的新理念、新技术,对以前相对碎片化的科技成果与资源进行全产业链的集成与再创新,重点开展花卉新品种众创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智能精准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花卉科技O2O推广技术创新与应用等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实现从品种到产品全产业链的各环节、跨学科、线上线下的技术和信息融合,形成高效、实时、共享的新型花卉创新体系和推广模式,推进云花科技和服务模式的变革,扩大云花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羊品种

在省科技厅长期稳定的支持下,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联合省内13家单位和企业培育的“云上黑山羊”肉羊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这标志着历经22年培育的“云上黑山羊”正式成为国家畜禽新品种,成为我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第三个肉用山羊新品种,是我省山地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

(四)水产品种

 “云南高原特色淡水鱼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重大科技专项,针对云南地方土著淡水渔保种、人工训养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示范。对金线鲃、全雌三倍体虹鳟鱼、丝尾鱯、抗浪鱼裂腹鱼等进行生殖繁育试验,该专项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6项,制定企业标准1项。2018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发培育的新品种——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审定,获水产新品种证书。

(五)林木良种

云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有“云南省木本食用油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木本油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西南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经济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昆明)”,为云南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累计到“十三五”末,全省已有267个林木良种通过审(认)定,并发布了20余项标准,授权专利100余项。

    二、“十四五”农业科技工作思路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省科技厅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推进种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两个关键环节,强化科技创新,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大特色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的力度,对云南省境内土著的生猪(乌金猪、撒坝猪、保山猪)、肉牛(文山黄牛、德宏水牛、中甸牦牛、独龙牛)、山羊、禽类、鱼类等种质资源进行科学的保护,支持一批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基地(保种场),并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品质发展提供种源保证。二是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要,加快传统育种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及集成,积极开展粮经饲作物、林木、畜禽和水产优良品种的选育,扶持培育一批现代种业龙头企业,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三是研究开发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效益。到2025年,力争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农作物新品种40个、畜禽新品种(系)2个以上、淡水鱼类新品种(系)3个以上。四是引导和支持 “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龙头企业建立科研育种基地和繁育生产基地,扩大水稻、玉米、麦类、马铃薯、核桃、蔬菜、花卉、畜禽和淡水鱼类等新品种的省内外市场占有率,积极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创新推广模式,加快云南松、思茅松、西南桦、核桃、澳洲坚果、油橄榄、珍贵用材树种等林木新品种良种和优良树种的推广应用。到2025,在全省范围内建成100万亩各类新品种示范基地,为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衷心感谢您对云南农业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2月9日

(联系人及电话:吴杰 63163265 )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