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建议办理要求,现就梁文林(等4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脱贫县产业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第0624号)涉及我单位的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长期以来,省科技厅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安排,以创新驱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工作主线,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健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质量,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着力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强化科技扶贫精准脱贫,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和引领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实施人才增智精准服务。全省累计认定科技特派员20976人奋战在科技扶贫一线,科技服务覆盖全省8502个贫困村;累计选派“三区”科技人员11573人次、专家下基层服务100人次;支持云南农业大学每年选派近300名专家教授深入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推动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科技人员直接引导参与创业项目农户3227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民193.71万人次,推广新技术587余项,引进新品种540余个,辐射带动农户94余万人。在全省科技扶贫工作中形成有效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支持朱有勇、邓秀新、邹学校等83位院士专家在云南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朱有勇、陈宗懋等院士领衔下,建成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示范园。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产业科技示范。2018年以来,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安排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资金1.66亿元,面向全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进行科技项目的倾斜支持,由全省州市组织实施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近600余项,帮助贫困地区依靠科技发展特色产业,转化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累计培育特色产业274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01个,覆盖贫困村587个,带动贫困户9592户。三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科学素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依托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和科技下乡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提高全民科学意识、科技能力和科学素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动员号召全省科技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四是创新金融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强科技金融,为脱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撑作用。2017年,省科技厅在省财政厅支持下,设立4600万元“风险金池”,与农行云南省分行“科创贷”产品结合,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2017年—2019年9月,“科创贷”累计实现145笔,约7.68亿元科技贷款。其中,“科创贷”积极支持“三区三州”金融扶贫工作,向迪庆开发区三江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迪庆茂林农牧产品有限公司、怒江福贡县群晟电盐科技有限公司发放“科创贷”1020万元。在4600万元“风险金池”+“科创贷”支持下,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企业用工超30户,弥补了迪庆州、怒江州工业、制造业落后的短板,增加地方财政税收来源,为如期实现三区三州整体脱贫添砖加瓦。
根据代表建议,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科技厅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技创新支撑发展大产业。重点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等科技需求,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示范全创新链设计,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出种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两个关键环节,着重解决优特新品种创制、绿色有机高效种植养殖、储运保鲜与精深加工、功能保健与营养健康、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产业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技术成果。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重点围绕“一县一业”,加快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绿色食品牌”有机化、商品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支持科技特派员服务“一村一品”,科技特派团服务“一县一业”。三是培育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有效载体。以省级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在全省布局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争取创建1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突出一区一主导产业,大力强化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将示范区建成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的科技样板和品牌窗口。
此函。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3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农村处任宏程,6313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