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开发云南药食同源生物资源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第069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药食同源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规划部署和政策支持
2016年,省科技厅牵头编制并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药食同源品种,开展药食同源品种应用研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动三七、灯盏花、天麻、石斛等云南道地大宗药材进入新食品原料目录,力争三七、天麻获得批准,拓宽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应用领域,做大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2018年,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施工图》研究提出重点发展现代中药(民族药)、特色保健品等5条产业链,其中特色保健品(含药食同源)产业链明确提出云南特色保健品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当地有竞争力的可用于保健食品或药食同源的道地药材,以现有产业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和产业布局为基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丰富终端产品种类,创新产品形式。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卫生健康委联合26部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的实施意见》,围绕构建健康产业体系,聚焦医疗服务、中医药(民族医药)、康养、旅游、智慧健康、健康制造、健康食品、健康休闲等领域,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实施载体、要素支撑、保障措施等加快推进全省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开展药食同源物质申报及试点工作
按照我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战略部署,中药材被列为“绿色食品牌”中重点培育的产业,但三七、天麻、铁皮石斛、灵芝等在我省有长期食用历史的特色中药材因未列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以下简称食药目录),不能作为食品开发,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省卫生健康委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努力开展药食同源物质申报工作。为将三七、铁皮石斛等列入试点物质名录,省卫生健康委多次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汇报,切实加强跟踪落实;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深入相关市县调研,收集整理我省特色生物资源相关食用历史、安全性等资料,为国家修订食药目录提供重要依据。二是成功将三七花、茎叶、须根纳入有传统食用习惯的地方特色食品管理,获国家授权并制定发布云南省三七花、茎叶、须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食品原料合法性政策问题。三是天麻、铁皮石斛、灵芝进入食品领域实现突破。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按规定,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制定相关的《试点方案》报请省政府同意后,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核定。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函同意我省对天麻、铁皮石斛、灵芝开展食药物质试点的风险监测方案,将天麻和铁皮石斛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并由省疾控中心开展相关监测工作。四是大力协助省市场监管局上报《云南省天麻、铁皮石斛、灵芝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方案》。为有效推进上述3种食药物质试点工作,参照其他试点省经验做法,结合实际完善了《试点方案》,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印发各州、市开展试点。五是按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将《天麻》、《铁皮石斛》列为2021年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积极开展试点物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和制定工作。
(三)积极支持特色健康产品研发
省科技厅2018年立项支持云南中医药大学组织实施“基于茯苓等十五种中药材的健康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支持财政科技经费1260万元,以茯苓、石斛、三七(花、茎叶等)、葛根、白肉灵芝、花椒、草果、八角茴香、小茴香、肉桂、砂仁、黑胡椒、云木香、云当归、薄荷十五种云南特色优势中药材资源及瑶药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健品、健康食品、化妆品、中药饮片等健康产品的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快速有效地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市场潜力的健康产品,提升中药材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为云南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创新产品及技术支撑,为云南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进一步深度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促进云南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助力云南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2020年立项支持云南农业大学“重要药食兼用资源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支持财政科技经费1000万元,围绕我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及打造“绿色食品牌”的迫切需求,开展药食兼用资源生物制造技术及高效制备工艺开发,优化工业化技术参数,促进产业化技术体系构建;开发中医理论指导的特膳食品、特医食品等新型营养健康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示范。
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在重点方向“中药材资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以强化道地药材产区环境保护、提升中药材质量和促进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点支持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和珍稀濒危中药材良种繁育与保护等技术的研究。在“新产品研究与开发”中设置“特色健康产品开发”选题,基于云南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针对多种慢性疾病预防及皮肤健康等领域,研究特色中药材等植物的成分、药效及活性机制;开展新产品的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等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开发保健食品、特膳食品、特医食品、化妆品等系列健康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规划引领以提取物为基础的健康产品发展
目前,省科技厅牵头编制《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创新发展规划》,拟近期报省人民政府审定。“十四五”期间,一是做强品种,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以疫苗为重点的生物技术药、以配方颗粒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以天然提取物为基础的健康产品3个重点发展领域。二是做优品质,加快推进中药材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繁育优良种源,发展中药材良种产业;加强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打造优质中药材种植产区;加快“云药之乡”提质增效,打造“云药”品牌。三是做大市场,加快完善生物医药产品商贸体系。构建区域流通体系;提升发展物流新业态;拓宽云药市场渠道。
在原料主产区培育壮大一批提取物精深加工骨干企业。推进特色中药材品种、药食同源健康产品原料的提取加工,推进发展云南特色高附加值健康产品,打造一批品牌产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加强动植物内在成分功效及应用研究,针对食品、药品、保健品、日化品、饲料产品等有关产业需求,研发动植物提取物新产品,扩展动植物提取物的使用范围。提升提取物产品、香精香料产品的提取分离技术和质量水平。以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特色生物资源为原料,研究开发各类药膳、药酒、药茶、饮品等健康产品,以及具有抗氧化、减肥、增强免疫力、缓解焦虑、抗抑郁、辅助改善记忆、养护肌肤等功能的系列保健食品、芳香产品、日化用品。重点研发生产一批针对性强、患者接受度高的,适用于外科、肾内科、肿瘤科、儿科和老年康复科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云南民族药为资源,开发外用制剂。建成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功能评价与检验检测平台。
(二)加强创新能力提升
建设植物提取和健康产品云南实验室,围绕植物提取和健康产品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系统开展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紧盯行业技术制高点,以突破关键技术为目标,采用“揭榜制”等项目模式,组织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制定新标准,研发新产品,提升新工艺。以深化科技人才计划管理改革为契机,以提升科技人才支撑引领作用为目标,聚焦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坚持人才链与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结合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进一步加强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研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省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药食同源资源和产品开发布局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提升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助力药食同源加工产业发展。
(三)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指导天麻、铁皮石斛、灵芝等药食同源物质做好备案服务,将其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内容,科学评价分析,强化监测结果利用,为我省药食同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密切跟进天麻、铁皮石解、灵芝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试点工作推进,配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好相关工作;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部署,进一步完善健康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为健康产业领域投资、生产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6月9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磊,0871-6361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