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华委员:
感谢您对云南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关心!您在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立足资源优势依托科技创新支撑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第13010654号)提案,交由省科技厅办理。针对提案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和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近年来,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一直高度重视我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印发了《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云南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2—2025年)》、《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云南省战略性及优势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5年)》等文件,围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发展创新需求,通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充分发挥政策对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是梳理产业技术需求。针对铝、硅、锡、铜等重点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征集技术需求,围绕技术、人才、平台等开展系统梳理工作,共征集有色金属领域技术需求80余项,形成了《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云南省硅光伏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云南省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云南省锡铟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云南省电池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等5个产业梳理报告,为精准组织策划我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科技计划项目奠定基础。
三是组织策划重大项目。近五年来,围绕铝、硅、有色金属、贵金属、新型电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开发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向,组织实施了昆明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等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科技计划项目90余项,支持财政科技经费86220万元;支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奖补项目9项,共支持财政科技经费4179万元;围绕我省优势资源,布局了79个重点勘查区,力争稀土等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铜、铝土矿等矿产资源量保持稳定增长;重点针对支撑绿色铝、绿色硅、绿色钛等资源经济壮大和全链条重塑有色产业新优势矿种,2023年入库项目51项,投入省级财政资金近2亿元;2022年,依法依规核准批复有色矿山开发及黄金采选矿项目4项。
四是有色金属领域取得新突破。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一期)项目投入总经费6.02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经费支持3.627亿元。建成了国内首个稀贵金属材料专用高通量(1.7万核)计算平台,全国首个包括11类稀贵金属新材料基础参数数据库全面建成,支持新建或升级10余条生产示范线,累计实现经济效益24.7亿元,为全面支撑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和集群打造奠定了基础。成功获得制备5N高纯锌的最佳工艺条件,预处理后的真空蒸馏提硒产品品位提高到99%。围绕半导体用高纯砷制备,开展“粗砷真空升华脱杂提纯—氯化反应—多级精馏提纯—氢气高温还原—脱氧”等全流程工艺与装备优化研究,并建立年产30吨高纯砷示范线,解决半导体行业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
二、坚持需求引领,推动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加速集聚
一是加快创新人才引培。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坚持需求引领,做好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培养一批云南省“兴滇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顶尖团队、创新团队及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技术创新人才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截至目前,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领域在滇两院院士1位、选拔培育省科技领军人才4位、遴选相关领域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技术创新人才158位、培育“云南省铝镁钛锌有色金属清洁冶金创新团队”、“云南省先进粉体材料创新团队”、“云南省稀贵金属溅射靶材研发及应用省创新团队”等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领域创新团队46个,共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财政科技经费近亿元。
二是推进创新平台布局。经过多年积极培育和集中打造,在稀贵金属、冶金、有色金属开发等方面,布局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已建有真空冶金、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等4家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贵金属催化技术与应用、钛资源深加工、金属矿尾矿资源绿色综合利用等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云南贵金属实验室,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等21家省重点实验室。
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创新主体。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探索新时代下契合我省有色金属产业的新型举国体制,推动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的创新联合体,切实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铜铅锌产业、锡铟产业、新能源材料等3个创新联合体已于2022年12月由省科技厅授牌成立。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围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领域,培育相关高新技术企业100余户。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省科技厅等将利用我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已有的研发、原材料、生产、技术和市场优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注重有色金属产业与“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的深度融合,加大在产业技术引导突破及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方面的服务工作力度,持续推动我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紧抓落实,重塑矿产产业新格局。根据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工作部署,分阶段实施云南省战略性及优势矿产找矿行动,依法依规开展有色矿山开发及采选矿项目核准服务及指导,重塑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新格局,补齐短板,支持资源勘察、深部难采矿体绿色开发理论新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新突破,加快推动矿产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做出云南新贡献。
(二)围绕重点产业技术需求,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持续组织实施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材料产业发展等行动计划,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常态化征集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积极组织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时深度梳理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并针对省内、国内缺失或不足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谋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通过灵活采取“军令状制”、“揭榜制”等多元化资源配置,大力引导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贯通提升我省有色金属产业价值链和创新链,推动拓展下游中高端应用市场。
(三)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一是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围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新组建1—2个创新联合体,形成高效强大的技术供给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二是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引力度,积极支持我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引进培养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持续做好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政策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大创新平台支持力度,面向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需求,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校企联合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为我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布局建设国家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绿色资源产业国际创新中心,加快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和绿色产能合作,加快推进云南省辐射中心建设。
此复。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4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高新技术处 杨筱筱,6313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