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按照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建议办理要求,结合省科技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就和振(等1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支持华坪产业园区重点项目的建议》(14010115号)涉及我单位的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相关支持政策
(一)关于科技计划项目支持
省科技厅围绕电池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绿色铝、绿色硅等重点产业,制定了《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2—2025)》,进一步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通过实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拟解决一批制约我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2022年,省科技厅立项支持华坪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低成本多晶硅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期为2022年至2024年,项目总经费226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支持500万元。
(二)关于双创孵化载体建设
根据《加强双创孵化载体建设8条措施(试行)》(云科发〔2021〕71号),对新获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补助;对新获备案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补助;对新认定的省级孵化器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补助;对新认定的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助。2022年至今,省科技厅已按此政策拨付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认定补助资金共计1010万元。
(三)关于双创孵化载体培育能力
印发《双创孵化载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实施方案》、《双创孵化载体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补助实施方案》、《双创孵化载体培育上市企业补助实施方案》和《引进知名双创孵化载体运营机构补助实施方案》等政策,对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每首次培育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孵化载体0.5万元资金补助;每首次培育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孵化载体1万元资金补助;每首次培育1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孵化载体5万元资金补助;每家孵化载体每年最高补助100万元。孵化企业在孵化期间或毕业后5年内成功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其法人机构注册地依然在云南省的,给予该企业的原孵化载体额外100万元一次性补助。截至目前,正在开展首次双创孵化载体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奖补申报工作。
(四)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按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9条措施》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云政办发〔2022〕45号),对首次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规模以上企业给予每家3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规模以下企业给予每家1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对重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每家5万元科技经费支持。截至目前,我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2578户。2023年省科技厅按此政策对2022年通过国家备案的1029户高企,拨付补助经费11495万元。
(五)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根据《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实施办法》(云科规〔2023〕2号)政策,省科技厅对首次入库企业给予总额5万元的奖补资金支持。企业入库当年出库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奖补资金支持。企业入库时符合政策内限定条件的(详见政策内容),给予2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三年培育期内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再给予3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企业入库时不符合政策内规定条件,但经培育三年内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补资金支持。
(六)关于地方科技发展支持情况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根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204号)的要求,每年组织开展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一是支持依托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转制科研机构设立的科技创新基地,以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长期发展需求和云南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开展研究开发、攻克重大关键技术、转化应用科技成果、提供科技支撑服务。优先支持共同财政事权的各类国家级基地(平台)建设。采取直接补助支持方式,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300万元。2022年至今,下达19项科技创新建设项目,拨付项目支持资金3920万元。二是支持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县)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临沧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区域内的各类创新主体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展研究开发、转化应用科技成果。采取直接补助支持方式,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300万元。2022年至今,下达8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项目,拨付项目支持资金1540万元。
省科技厅鼓励丽江市和华坪产业园区积极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双创专项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符合省级科技项目支持条件的,予以省级科技项目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及宣传。加强省直各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新出台各项政策在出台前的评估分析,把握好政策执行的度,积极推出有利于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政策。加强对现有政策的宣讲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现有惠企政策及科技政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从而助推现有政策落地见效。
二是强化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需求梳理工作。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继续开展蹲点调研,加强与新材料产业相关领域企业服务对接,强化科技创新需求梳理,进一步摸清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共同围绕新材料全产业链布局凝练重大科技创新需求。
三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灵活采用“揭榜制”、“军令状制”等组织方式,组织省内外有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大协同攻关行动,力争在新材料产业的强链延链补链工作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创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示范,促进新材料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布局的结构更加完整,不断提高整体市场竞争优势。
四是强化新材料领域科技型企业培育。树牢科技型企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这一理念,持续构建完善“双创孵化载体—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积极采用“一企一策”等培育手段,强化对新材料企业的精准化服务指导,力求为全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源头活水。
五是强化新材料产业创新人才引培和创新平台建设。紧紧围绕云南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坚持引才育才并举,积极实施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专项和团队专项,大力支持引育一批新材料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积极引导和支持新材料领域有关重点单位,高水平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并进一步推进人才、平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为创新驱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六是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园区聚集创新资源、提升主导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园区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研发投入奖补,对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一定规模的给予省级财政补助,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持续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指导园区系统梳理企业科技创新需求,配置科技资金,组织国内外科技力量帮助解决。
此函。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4月23日
(联系人及电话:高新技术处 张涛,0871-6313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