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
按照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要求,现就省第十四届人大李建平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形成产业发展支撑群众增收的建议》(第JY100014020423号),涉及省科技厅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省科技厅一直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工作,分管厅领导带领主要负责处室多次讨论研究,主动谋划,多途径开展相关科技工作,支持乡村振兴相关产业发展。收到本建议后,省科技厅已与李建平代表沟通,达成共识。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主要是关于“科技支撑不足。很多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科技含量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价值提炼不够。”问题。我们经研究核实认为,省科技厅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研发,为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工作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一)加强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项,围绕县域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加快转化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一是省科技厅已经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项65项,支持财政经费9700万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研发,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发挥科技助农增产增收作用,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其中在永平县实施的“优质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项目,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条件,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双绑经营模式,建基地、带农户,建立健全产业化营销体系成功,打造出永平县肉牛品牌。切实提高永平县肉牛生产科技水平,完善良种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畜牧养殖方式转变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已经启动部省联动重大科技项目“云南高原特色经济作物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旨在攻克长期制约县域重点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关键技术。
(二)深入推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符合我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服务需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鼓励州(市)、县(市、区)建立各级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领办农业科技企业,鼓励农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调动各方面参与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积极性。多渠道引入和整合科技资源,及时把科技资源引向乡村和农户。2021—2023年,新选派科技特派员6527人服务“一村一品”,选派84个科技特派团开展“一团一业”“一县一业”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三)建设科技创新县(村)工作。
立项支持创新县15项、创新村18项,涵盖了10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启动建设的各县形成每年县(市)委常委会至少2次研究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乡镇选派科技副乡(镇)长机制,县成果转化作用进一步发挥,形成各具特色的“外来智力支撑+县级成果转化中心+创新型企业+乡镇科技成果推广机构+合作社+农户”县(村)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以科技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驱动科技创新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打造“越是欠发达的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样板。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是关于“建议省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结合工作职能职责,我们的办理意见是省科技厅将继续围绕科技需求,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培育“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收。如永平县的“一县一业”为核桃产业,省科技厅选派了云南省永平县核桃产业科技特派团服务核桃产业,就是围绕云南永平县核桃全产业链发展需求,针对核桃产业存在的制约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开发集约化果实采收技术、创建核桃油品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发核桃油及其冷榨饼高值化新产品,构建产业新模式,为推动“一县一业”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开展各种科技服务工作。同时建设了永平县胜泉科技创新村,加强科技支撑,促进当地特产产业发展,推动农民增收。
二是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支持力度。引导相关企业开展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活动,大力支持全产业链科技支撑,打造品种培育、生产技术研发、销售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的建议,结合工作职能职责,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围绕科技需求,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引导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推动全产业链研发工作,全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继续加强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工作,加强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推进产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支撑群众持续增收工作。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4月1日
(联系人及电话:农村处杨苏,63194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