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科技日报]我国着力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来源:宣教中心     2024-03-14 15:59:31     【字体: 】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赵汉斌

基于AI技术,“象脸”“猴脸”和“孔雀”可自动识别、自动预警;居民和游客可免费下载亚洲象预警App,可实时查询亚洲象种群分布信息。此外,卫星影像、3S技术等,也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保护与恢复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新兴数字技术拉近了人与野生动物的距离。

今年3月3日是第11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中国活动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旨在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野生动植物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海报。云南林草局供图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云南实践

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的云南省红河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突出。这里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地42处29.6万公顷,拥有6个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32个国家和省级自然公园,是云南拥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数量和类别最多的地区之一。

长期以来,红河州积极致力于生态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持续增加,共有种子植物5667种,占全国的20.49%;陆栖脊椎野生动物690种,占全国的25.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2种,占全国的30.45%。

记者从云南省林草局获悉,近年来,云南省通过科技赋能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广泛应用,探索构建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等旗舰物种信息化监测保护体系。

 

滇金丝猴。云南省林草局供图 

在各自然保护区,以红外相机和视频监测为主的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网格化监测系统已然完善;以无人机、人员跟踪与固定设备相结合的亚洲象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加紧建设。2021年,云南省通过无人机监测,向全球“直播”了亚洲象北上南归的过程,彰显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数据的输出,绿孔雀、金丝猴、长臂猿等珍稀动物的身影走进公众视野。

目前,数字技术还被云南广泛运用于健全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创建国家植物园、救护繁育中心等迁地保护体系,实施栖息地修复和食源地建设,系统打造完善的物种保护体系等方面。

到2023年底,云南省重点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4%以上。亚洲象、滇金丝猴、西黑冠长臂猿、黑颈鹤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30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脱离濒危状态,物种多样性丧失趋势正逐步扭转。

 

绿孔雀。张筱蓉 摄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智慧保护体系支撑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通过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大数据+物联网、物种AI识别等数字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有效强化了我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所列物种进出口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了野生动植物日常巡护及监测保护工作的效率,阻击了互联网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推进了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从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数据分析,随着新科技手段的“加持”,以及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

据悉,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现在的6群、37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加到万余只。亚洲象野外种群从150余头增加到300多头。“高原精灵”藏羚羊野外种群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6万至7万只恢复到30多万只。

 

华盖木生境以及形态特征。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野生植物方面,野生攀枝花苏铁从20世纪后期的23.4万株增加到目前的38.5万株,成为欧亚大陆自然分布纬度最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群落。同时,各地持续开展德保苏铁、杏黄兜兰、报春苣苔、猪血木等206种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对华盖木、云南蓝果树等多个物种实现了回归后的管护与监测。华盖木从6株增加到1.5万多株。被发现时仅存3株的百山祖冷杉,目前已野外回归4000余株。被发现时仅存1株的普陀鹅耳枥,目前已培育人工苗数万株,野外回归4000余株。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