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增加“充分发挥好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投资融资中的积极作用”的建议,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十三五”以来,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坚持创新在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抓政策促引导,抓体系促发展,抓手段促提升,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省科技厅在科技计划项目、科研平台和科技人才的申请、立项、执行、验收各个阶段,将知识产权的取得和运用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产出,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动力。据省级财政科技计划项目绩效数据显示,2016—2019年度省级财政科技计划项目专利申请量14453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9641项,实用新型专利4371项,外观设计专利441项;专利授权量684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50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972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72项,知识产权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09.4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220.05亿元。2016—2019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7.52%。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13.14人年提高到19.12人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61件提高到2.85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从52.82亿元增长至82.82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5%提高到49.6%。公民科学素质的比例从3.29%提高到6.16%。云南省牵头完成的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是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围绕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稀贵金属新材料多项装备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座澜沧江景洪水力式升船机;选育出国内外独创的高油玉米种子,取得云上黑山羊、滇禾优615、胶林扶管技术集成体系等重大创新成果;制定发布三七、天麻中药材国际标准,首个国产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获批上市。新建省重点实验室54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8个,建成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422个,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昆明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386家。
三是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制定出台《云南省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设立4600万元“风险金池”,通过“风险金池”+“科创贷”试点工作,对科技型企业以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权、新药证书等权利质押方式取得的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按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70%给予补助,年度补助额度最高100万元。对科技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形成的中间费用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向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的在滇银行,对每笔知识产权质押给予该项贷款金额2%的补助。每家银行年度补助额度最高100万元。2015—2020年期间,通过组织实施科技金融结合专项,拉动银行等社会资本56.13亿元科技领域投入,其中,通过专利权质押方式获得银行融资9.26亿元。
二、下一步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一是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产出。围绕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云南”等,聚焦绿色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烟草技术、新材料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聚焦产业发展短板,凝炼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统筹部署研发重点,实施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项目,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和成果转化难题,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一批产业化创新成果和示范样板,为实现云南省重点产业占据产业链中高端环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打造万亿级、千亿级产业提供重要支撑。到2025年,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00项,开发重点新产品500个。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评价活动中的权重,引导高价值知识产权产出。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集聚。开展领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研发“专精特新”产品、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基础研究联合基金。推动大企业积极开放创新链、供应链资源,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持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到2025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000户以上。
三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开展科技成果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挖掘,建设线上线下覆盖全省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强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法律法规,促进高质量成果持续产出、承接和转化,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加快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应用。
四是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继续实施科技金融结合专项,深入推进“风险金池”+“科创贷”工作,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型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方式,综合运用风险补助、损失补偿、费用补助等支持方式,引导银行、担保、创业投资以及保险等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为科技型企业、科研项目、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分担分散创新创业风险。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2月5日
(联系人及电话:梁艳霞,6313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