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0016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来源:社会发展科技处     2021-02-08 08:58:51     【字体: 】    

昆明海关:

省科技厅是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0016号关于请求支持加强边境线生物安全建设的建议”的协办单位。现结合省科技厅职能职责,提出下协办意见:

一、支持重大传染病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

云南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坚持以科技项目为抓手,持续支持重大传染病领域研发创新2019年立项支持昆明理工大学组织实施“云南省主要跨境传入传染病检测鉴定诊断产品开发”项目,支持财政科技经费1090万元。针对云南省传染病病种(登革热、寨卡热、乙型脑炎、流感、疟疾),研制开发即时检测(POCT)基因诊断仪、便携胶体金试纸条阅读仪,及配套核酸快速提取设备,实现传染病现场快检、检测信息实时传输;建立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耐药基因及突变位点检测技术体系并实现临床检验服务,开发病毒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建立肺炎克雷伯、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基因和结核杆菌耐药基因检测技术并实现临床检验服务,开发病毒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建立涵盖临床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及报告反馈等检测各环节的信息服务体系和门户网站及数据库平台,建立传染病样本冷链物流和分级配送体系。

2020年针对新冠肺炎临床诊疗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需求,开展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动物模型构建、临床救治技术集成、急救防控技术研究、发热病人快速筛查系统研究等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成功建立新冠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海外顺利开展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取得重要成效,快速发热人群筛查系统、云南抗疫情码等为云南疫情防控发挥了显著作用,清瘟解热合剂和健体抗疫合剂在云南及湖北受援单位广泛使用并援助缅甸、老挝等国家

2021年生物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在重点方向“临床医疗技术研究及应用”中设置“重大传染病防控新技术”选题,针对突发急性和烈性传染病,建立监测体系;开展病原体发病机制研究,开展防控与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病原体溯源与流行病学研究。在“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内容中明确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建设中医药防治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研究平台;填补云南省分子检测诊断产品生产基地空白,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生物安全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平台。

加强建设云南省边境跨境传播传染病研究中心

截止 2021年1月底,我省已建设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4家跨境传染病研究关省重点实验室。围绕云南跨境传播传染病,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虫媒传染病资源库,建立1型或3型登革病毒实验动物模型,揭示云南省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登革病毒主要基因型,以及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遗传亲缘关系;开展严重危害我国及南亚次大陆的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基本特性,疫病发生、发展、分布、流行规律,疫病监测预警技术,新型疫苗及综合防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展云南鼠疫疫源地演化及风险评估、鼠疫流行病学及其监测技术研究、鼠疫病原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病毒性疾病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进化研究、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动物传染源(鼠类及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和传播媒介(蚤类、恙螨、革螨、吸虱等)的分类、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建立国际河流水域生态与健康及生物入侵与跨境生态安全等支撑平台,并开展有关生态安全研究。2021年,省科技厅将根据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通知要求,按程序推荐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下一步工作计划

云南省科技厅将继续围绕云南及周边省市区重大传染病,进行战略谋划,加强预警预测、快速检测、药物研发、应急诊疗等科研能力建设,为云南省边境线生物安全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在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布局传染病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及平台建设等内容,加快提高云南省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储备能力。同时,加强生物安全领域和重大疫情防控的国际科技合作,提升与周边各国协调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共同开展药物、疫苗研发和防疫合作,有效防止生物安全风险和重大疫情的跨境传播。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2月7

(联系人及电话:杨蓉,0871-63136003)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