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49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高新技术处     2022-06-30 16:56:11     【字体: 】    

云科函〔2022〕30号

袁晓瑭委员:

感谢您对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发展的关心!您在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解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打造科技自立自强高地》(第12050492号)提案,交由省科技厅办理。针对提案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现将我厅在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发展的有关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突破相关技术瓶颈,推动稀贵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于2018年启动实施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

(一)“十三五”期间专项工作情况。专项按照“总体目标达成,长远规划布局,分步骤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截至目前,专项已立项项目总经费达6.15亿元,其中:云南省级财政经费支持3.68亿元,自筹经费2.47亿元。专项由云南省科技厅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院牵头具体组织实施,协同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

集团、云南锡业集团等省内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单位具体参与,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哈工大、北科大等国内外30余家单位合作攻关,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全国大协同创新攻关的合力,实现“平台—团队—项目、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化应用”全链条创新布局。“十三五”期间,专项围绕云南省贵金属、锡、铟、锗、钛、镓、铝等优势新材料产业,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初步建成全国第一个稀贵金属材料专业高通量计算平台(先进计算中心),高通量制备与表征平台和基础参数库,专用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组建了云南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云南锡材料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液态金属材料基因组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材料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等5个材料基因工程专业研究平台(机构)。突破了一批材料基因工程先进技术,研发了一批稀贵金属新材料产品,10余种产品实现首次产业化或迭代升级,有效支撑新建或提升了汽油车国六a催化剂、贵金属钎焊材料、高纯铟、锡基阻燃剂、液态金属相变材料、探测器用超高纯锗单晶、高耐蚀钛合金等15条生产线。高纯铟、锡基阻燃剂、钛合金等数字化生产线建设根据技术路线图稳步推进。高通量计算软件及算法关键技术开发,数据挖掘技术开发与应用,贵金属、锡、铟、钛、锗、液态、铝、铜先进技术和材料研发取得重要成效,掌握了一批战略核心关键技术及进口替代自主可控领先技术,为稀贵金属新材料的研发及工程化应用奠定重要基础。培引了一支组织策划、管理及实施重大项目的专业化管理团队以及400余人的高通量计算、制备与表征、数据库和数据挖掘分析等材料基因工程专业特色技术人才,多名项目核心研发人员荣获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等专项。材料大数据驱动稀贵金属新材料的协同创新研发体系正加速构建,创新驱动稀贵金属产业发展成效显现,为全面支撑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和集群打造奠定了基础。

(二)“十四五”以来专项工作情况。专项紧扣省委省政府重塑有色金属支柱产业等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针对国家重大战略核心关键材料及我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已建设的材料基因工程专业研究机构及高通量计算、制备与表征、数据库3大公共平台,采用材料基因工程方法,围绕云南省贵金属、锡、铟、锗、钛、镓、铜、铝等优势新材料产业,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新材料产品限时攻关与产业化、前沿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目前,专项已通过“军令状”等组织方式,围绕1300℃Pt-Ir基合金粘结层、高强高导铜合金、光伏级锗单晶、航空航天领域用贵金属合金新材料、锡基新型环保催化剂材料等,布局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已立项项目实施。加快推进目前专项已立项项目的实施,严格执行材料基因重大专项的监督与处置工作,持续跟踪项目推进情况,确保项目合同书约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的完成,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和资金安全。

(二)持续推进“十四五”专项实施。根据专项实施规划(施工图)的总体实施目标和计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十三五”工作基础上,针对国家和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顶层规划实施云南省“十四五”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一是组建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云南省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按照“政产学研用”组织模式,聚合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平台,组织开展新材料产业交叉学科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攻关,建立多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创新体系,构建协同攻关的快速研发体系,管理、共享、运营涉及数据的相关资源,最终建成面向相关行业且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支撑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二是将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纳入“十四五”新材料科技创新重点方向。省科技厅于2022年拟定了《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2-2025年)》(该行动方案将于6月下旬对外印发),明确将“以战略新材料研发为导向,持续推进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作为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中,梳理凝练并研判生成了稀贵金属材料领域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将采取“军令状”、“揭榜制”等组织模式,实施一批“卡脖子”战略性新材料产品研发、前沿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重大科技项目,掌握一批战略核心新材料关键技术及进口替代自主可控领先技术,完成一批战略关键新材料的产业化,培引一支高水平新材料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定向攻关研发团队,全面支撑云南省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做出云南贡献。三是大力推动云南贵金属实验室建设。作为首批入选的三个云南实验室之一,云南贵金属实验室已在制度建设、装备条件建设、组织机构设立及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逐步推进落地。省科技厅拟每年支持云南贵金属实验室1亿元财政经费,一期持续支持5年,以大力支持贵金属新材料科技创新工作,支撑贵金属产业集群发展。2022年5月25日-26日,云南贵金属实验室第一批13项重大科技项目通过了论证评审,实验室将根据相关管理办法和方案,在加快第一批项目组织实施的基础上,加紧推进启动第二批重大项目实施方案落地、人才团队建设等一系列相关工作。

(三)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一是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稀贵金属材料联合数据中心。基于云南省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奠定的工作基础,拟向国家争取由云南省贵金属集团牵头联合云锡集团、云南锗业等相关企业、高校等建设国家稀贵金属材料联合数据中心。依托已建设的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计算平台,推动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可视化算法,以及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培育数据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数据标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推动云南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向南亚东南亚输出。二是争取国家支持培育打造云南稀贵金属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及应用示范平台。通过高水平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集聚,加强集群促进组织自身建设和公共服务活动,深化开放合作,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做优做精关键战略材料,突破高端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瓶颈,重点培育稀贵金属前沿新材料产业,主动融入全球稀贵金属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紧扣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先进制造需求,围绕贵金属、锡、铟、锗、钛、光电材料等领域,巩固优势,做大做强先进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培育滇中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将云南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稀贵金属技术创新引领区、产业发展先导区、应用示范先行区。

(四)着力培养新一代材料高层次创新人才。一是通过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实施,培引一大批组织策划、管理及实施重大项目的专业化管理组织实施团队以及高通量计算、制备与表征、数据库和数据挖掘分析等专业研发团队,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新一代材料高层次人才,提升和优化新材料产业人才结构。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工程院院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集聚院士资源,助推云南加快建设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快速推动云南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此复。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6月22日

(联系人及电话:高新处何俊杰,0871-63138816)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