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政协云南省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010201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来源:农村科技处     2023-04-13 17:52:26     【字体: 】    

省农业农村厅:

按照提案会办要求,结合省科技厅职能,现对政协云南省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010201号提案《强化科技引领支撑,壮大我省农业资源经济》,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云南种业创新总体情况

(一)建立创新平台

1.组建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为加强云南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织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学科水平发展、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截止2022年12月,在种业领域,省科技厅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新建“云南省作物野生近缘种现代组学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天麻与真菌共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经省科技领导小组批准依托省农业科学院建设“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持续支持已建“云南省马铃薯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稻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等12家重点实验室,共计支持科研经费2900万元。

2.组建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省科技厅布局了4个农业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建立“云南省主要农作物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建立“云南省稻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云南省烟草种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建立“云南省热带亚热带玉米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为全国重要的木本油料基地,云南已建立有“云南省木本食用油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木本油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西南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经济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昆明)”,为云南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

(二)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在国家支持下,我省初步建成8个农作物区域性良繁基地,涵盖马铃薯、蔬菜、小麦、玉米、水稻、油菜和中药材,国内外科研单位、企业到云南进行制繁种的规模逐年扩大,全省粮食和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常年制繁种面积达50万亩。云南已成为全国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繁育中心,每年提供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占全国用量的80%以上;成为全国热带和亚热带血缘玉米繁育中心,年制种面积在20万亩左右,面积多年稳居全国第三。元谋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种子冬繁基地和藏区青稞主要的加代育种基地,每年可繁育蔬菜种子140万公斤、青稞种子近30万公斤。景洪市已具备打造区域性南繁硅谷和种业创新示范区的良好条件。

(三)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十三五”以来,全省加大科技投入,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实施了一批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着力攻关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2016年以来,已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773个,通过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553个;培育出云岭牛、宣和猪、云上黑山羊等8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创建了保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国家甘蔗资源库;创建了保存种类、数量居世界第一的国家大叶茶资源圃。楚雄州农科院选育的楚粳27号、37号入选全国的超级稻品种。玉米新品种在会泽县者海乡创造了2000米以上高海拔单产1132公斤历史纪录。油菜新品种在临沧市临翔区创造了单产456公斤全国纪录。耿马县创造了橡胶单株产量14.6公斤的全国纪录。选育出亩产达到6500千克的优质抗病高产马铃薯品种“云薯108”,刷新西南地区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

二、加大投入,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一)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了《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将构建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队、科技特派团和企业科技特派员、国际科技特派员5类科技特派员的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服务体系。2021-2023年,投入科技经费3亿元,选派科技特派员4000余人,科技特派团84个,带资金带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实现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基层落地生根。

此外,争取科技部“三区”科技人才3733万元,选派1800名“三区”人才赴89个“三区”县开展科技服务。

(二)主动服务国家科技特派团

2022年,由中组部牵头和统筹安排,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6个部门共同开展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工作。目前,27个县梳理了主导产业科技需求,凝练部省联动“高原特色畜禽绿色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等3个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项目。8月22日,省委组织部牵头,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共同在澜沧县举办了“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工作现场推进会”。省科技厅按照中央“三区人才支持计划”2万元/人标准,已安排318名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科技经费636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省科技厅将加大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尽快形成一批可以转化、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前景较好的科技成果,为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一是聚焦农业科技核心技术攻关。在生物育种、绿色高效生产、现代食品制造、农业生态安全、智慧农业和乡村生态宜居等领域持续发力,加快培育一批优良品种、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一批先进实用成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

二是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根据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构建科技支撑有力、布局合理、区域分工明确、资源优势互补、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相衔接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实现要素聚合、技术集成和机制创新。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聚焦农业科技重点领域,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主体作用,依托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引育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高端外国专家,不断提升农业创新能力。在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农业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

四是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继续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年行动方案,引导全省科技资源聚焦服务乡村振兴主战场。以“一县一业”为突破口,持续选派科技特派团开展科技服务,以科技特派队服务沿边行政村(社区),实现科技服务“全覆盖、常在村”工作目标。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4月12日

(联系人及电话:农村处吴杰,0871-63163265)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