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0435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来源: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处(省科技人才办公室)     2024-04-10 14:57:17     【字体: 】    

省委组织部:

按照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代表提案办理要求,结合省科技厅职能职责,经认真研究,现就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民族地区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提案》(第13020435号)涉及我单位的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我省产业创新人才总量存在较大缺口、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布局滞后、产业人才分布不均,民族地区产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省科技厅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云办发〔2022〕9号),高度重视科技、产业、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找准三者最佳契合点,聚焦产才融合,精准引才育才,营造“人才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催生人才涌流”的优良生态。

一是多层次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升我省产业相关人才总量。近三年选拔省技术创新人才250人,覆盖135家企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囊括有色金属、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半导体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中涉及德宏州、大理州、文山州等民族地区相关产业人才31人,为企业、为我省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是大范围选聘科技副总,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选聘首批110名科技副总,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深入一线,每年不少于3个月,到我省各地企业兼任首席科学家或技术总监等,深度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应用型产业人才培养,提升企业人才研发管理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联合攻关能力,实现“以才育才”。

三是高质量建设科研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培养产业人才能力。批准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等5家单位建设云南实验室,安排5.17亿元省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各实验室自主立项实施科研项目,联合相关产业的高校、院所和企业,聚焦产业中的“卡脖子”问题,通过项目实施和关键技术攻关吸引培育一批专业领域产业人才。

四是多路径激发企业主观能动性,赋予用人主体更大自主权。首次开展高新技术领军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推选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北方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0户重点产业领军企业,帮助企业自主认定10名产业创新人才,全面激发企业引才用才积极性。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副总选聘范围,尤其是边远民族地区,促进省内外科研力量与当地企业深度合作,引导人才向制造业重点产业一线集聚,提升企业自主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产业人才培养能力。

二是继续通过省“两类”人才等科技人才和科技项目,支持产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大企业人才自主成长力度,持续扩大领军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试点工作范围,充分激发企业人才活力。持续扩大科技管理培训和人才政策宣讲力度,提高企业科研管理能力。

以上供参考。

此函。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4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处单宇珂,0871-63130013)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