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云南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二次全体会议第13020717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来源:农村科技处     2024-04-18 14:57:33     【字体: 】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按照提案办理要求,现就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二次会议杨凤仙委员提出的《关于推进迪庆州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建设的提案》(第13020717号),涉及省科技厅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迪庆州是云南野生食用菌的主要分布地区和重点产区之一。省科技厅一直高度重视野生菌产业的科技支撑工作,分管厅领导带领主要负责处室多次讨论研究,主动谋划,多渠道开展相关科技工作,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收到本提案后,省科技厅已与杨凤仙委员沟通,达成共识。

二、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主要是关于“名贵野生食用菌乱采乱挖、过度采集现象十分普遍,菌塘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使野生菌资源储量和商业产量均呈下降趋势,部分品种临近濒危。”等问题。我们经研究核实认为,省科技厅主要通过以下方面积极促进品种保育促繁工作,加强科技支撑,促进野生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针对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积极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致力于食用菌产业开发,从食用菌品种保育促繁、新产品开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加大食用菌产业的科研支持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4年,省科技厅通过支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如“食用菌类营养主食加工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高原特色食用菌综合开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等59项,投入科技经费约3888万元,为解决食用野生菌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供科技支撑,从而推动我省食用野生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实施如“迪庆州松茸生态保育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项目,针对松茸过度采集和开发、减产严重,保育促繁配套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进行松茸生态保育集成示范技术研究,突破松茸资源可持续再生的关键技术,有效解决松茸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问题;结合松茸自身原料特征和利用现状,研究松茸不同生长阶段采后生理生化及品质特性变化规律,开展保鲜技术和全值高值梯次利用技术的研究集成及应用示范,解决松茸流通损耗高、加工副产物利用不足等难题。

(二)加强培育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引导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管理等创新要素集聚,结合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建设一批相关平台,如“迪庆香格里拉净土农业星创天地”“云南省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研发服务平台能力提升”等,对支持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建设“云南省食用菌种质创新与功能成分重点实验室”,针对食用菌产业种业振兴和产业链延伸存在的亟需解决问题,以提升云南省食用菌优异种质创新和功能成分开发利用能力为目标,重点开展食用菌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特色食用菌优异种质创制、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和功能成分开发与利用等四个研究方向,建立云南食用菌种质创新与功能成分开发技术体系,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成果,成为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提升云南省食用菌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科技服务

省科技厅一直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建立符合我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服务需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支持科技特派员(团)面向农业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和服务,将创新的动能延伸到田间地头。持续选派科技特派团服务“一县一业”、科技特派员服务“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2021—2023年,新选派科技特派员6527人服务“一村一品”,选派84个科技特派团开展“一团一业”“一县一业”科技服务。其中迪庆州已有3个国家科技特派团和1个省级科技特派团开展服务,特别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科技特派团就结合当地野生食用菌推动科技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加强促进科普工作,提升科学素养

组织实施“科普助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藏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和振兴”“食用菌产业技术科普示范及宣传培训”科学普及专项,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藏区社会公众为科普培训对象,围绕食用菌资源保护、栽培技术、保鲜及初加工等实用技术,开展线下专题性科普宣传及培训,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藏区社会公众对食用菌及其产业的认知程度及资源保护意识,促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助力乡村振兴。如2023年3月16日—18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带领科技团队赴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开展科普活动。一是以野生食用菌资源保育为题,开展生态保护和野生食用菌资源保育科普培训,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提升藏区少数民族科学素养。二是开展以食用菌基础知识、毒蘑菇识别与预防等主题鲜明的科普宣传以及“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等公益性科普活动,激发大众爱科学、学科学的热度。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关于“提升科技支撑力度。加快引进‘食用菌’方面的专业性人才,逐步加大野生品种驯化和新品种研发与创新力度,提升食用菌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食用菌生产标准、加工标准、质量标准和流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野生食用菌科普宣传工作,定期分类开展食用菌识别、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工作。”的建议,结合工作职能职责,我们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是省科技厅将继续按照《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强化科技创新需求梳理,进一步积极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依托省内科研机构现有的资源和平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力争在食用菌保育促繁、新品种研发等工作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食用菌产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示范,促进迪庆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继续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组织调动全省科技资源聚焦服务乡村振兴主战场围绕农业农村科技需求,开展创业服务、成果转化,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人才培训,加大技术支撑服务力度,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驱动食用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三是继续推动“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重大科普示范活动,以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技术手册和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开展食用菌资源保护利用、毒蘑菇识别与预防、栽培生产基础知识、保鲜及初加工技术等食用菌实用技术科普宣传及培训,提高广大民众对食用菌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民众对毒蘑菇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对食用菌产业的认知度,提升食用菌实用技术水平,为科技支撑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给予强有力支撑。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4月18日

(联系人及电话:农村科技处 杨苏,63194887)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