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0034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来源:高新技术处     2024-04-30 16:58:56     【字体: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按照提案会办要求,省科技厅结合职能职责,经认真研究,现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0034号《关于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出以下会办意见,供参考。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省科技厅对政协提案会办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办理要求及时与政协委员进行深入沟通协商,按照规范答复涉及内容。收到本提案后,省科技厅已与朱党柱委员就落实提案情况进行沟通协商,达成共识。

二、科技支撑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落实情况

“十四五”以来,省科技厅高度重视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立足云南电池相关资源禀赋优势及产业链布局,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工作。

一是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深度梳理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和企业群策群力,对新能源电池产业现状进行了全链条梳理,编制了《云南省电池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绘制了云南省电池产业技术路线图,厘清了当前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方向。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组织专家进一步凝练出新能源电池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10余项,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同时采用常态化需求征集手段持续调整新能源电池产业科技攻关需求,做好全产业链科技攻关的布局规划及组织服务工作。

二是以全链条发展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十四五”以来,省科技厅聚焦我省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积极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近20项,累计支持省财政科技经费超过1.5亿元。通过持续攻关,在“滇中新型锂资源找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高性能储能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高压实长循环磷酸铁锂关键技术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大尺寸单晶硅片倒金字塔绒面及新型高效电池关键技术研发”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瞄准产业发展现状,将多个新能源电池产业领域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纳入2025年度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目前正组织有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省内省外力量,集聚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大协同攻关行动。

三是以产业科技攻关需求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近年来,围绕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积极引导我省有关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持续加强在新能源电池产业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省科技厅先后支持建立了“云南省先进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由云天化牵头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新能源电池材料创新联合体。这些平台围绕云南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前沿技术储备及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为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动力。

四是以科技创新人才为根本,强化科技人才引培。针对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特色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近三年选拔新能源电池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两类”人才54人。2023年选聘首批科研人才到企业任科技副总,其中支持新能源电池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科技副总15人。组建首批云南省专家人才产业服务团服务在建重大产业和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其中,组建服务团10个共计91名专家服务新能源电池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企业10个。以产业集聚人才,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领域人才体系。对相关领域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特殊生活补贴,发放“兴滇惠才卡”。强化青年科技人才职业早期支持,推动落实“无会日”制度。

针对“发展储能电池,建立省级支持储能产业发展政策,探索发展钠离子电池、石墨烯电池、铝基铅炭等新型电池产业。健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案内容,近年来,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超级电容器及相关储能新技术研发”、“石墨烯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子能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关键技术开发”、“新能源材料应用性能研究及相关废弃物资源化回收技术与装备开发”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一定进展:在高容量铅碳储能电池方面,已支持云南理工恒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GWh/年的产线以及昆工恒达(云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GWh/年的新型铅炭储能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为产品大规模销售及应用提供有力保障;在石墨烯电池方面,在石墨烯电池方面,已攻克石墨烯原位包覆硅基锂电池材料应用技术,首次放电容量≥1500mAh/g,首次效率≥80%,循环寿命≥1000次(容量保持率≥70%);在固态电池方面,制定了前驱体及正极材料模式(10公斤级)工艺,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已达到230 mAh/g、首次库伦效率已达到92%、5C放电比容量已达到80%(185 mAh/g)),正在完善10吨/年正极材料中试生产工艺;在电池回收利用方面,锂综合回收率>95%。初步完成三元黑粉预提锂工艺的实验室研发工作,锂综合回收率>92%。初步完成石墨负极材料深度净化及焦耳加热再生工艺的实验室研发工作。研发了高纯度负极黑粉剥离工艺和低温催化诱导技术,在1200℃可对直接回收的负极石墨废料进行直接修复。修复后石墨负极纯度和结晶度均达到了电池级别,容量也可达到电池级石墨负极的95%,成本节约30%。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常态化征集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积极组织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时深度梳理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并针对省内、国内缺失或不足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谋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通过灵活采取“军令状制”、“赛马制”等多元组织方式,大力引导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贯通提升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价值链和创新链,推动拓展下游中高端应用市场。

二是结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引工程的实施,聚焦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突出需求导向、突出人才服务产业导向,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新能源电池产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作及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加强提高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支撑产业发展的精准度,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融合,为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函。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4月26日

(联系人及电话:高新技术处 李俊,0871-63133814)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