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云南省委:
您们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引领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第13020392号)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省科技厅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职能处室多次讨论研究,主动谋划并提出园区建设的具体措施。收到本提案后,省科技厅在调研和梳理近年来工作情况基础上,综合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科院意见,已和致公党云南省委农业与农村委高波主任等三位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达成了共识。
二、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和建议
针对提案中提出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认识和重视程度较低、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引领支撑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和相关对策建议,省科技厅逐一答复如下。
(一)园区总体情况
省科技厅自2015年正式启动了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建设工作,出台了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截止2018年,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8家,其中11家被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家。38家农业科技园区分布14个州市38个县(市区)(无版纳和怒江),其中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个(宣威市、盐津县、红河县和香格里拉市),边境县2个(芒市和耿马),每个园区有2-4个主导产业。目前曲靖麒麟农业科技园区终止建设,昆明禄劝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和红河(县)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已撤销,正常运行农业科技园区有35家。园区入驻企业共2776家,台资及外商企业21家,涉农高新技术企业231家。
(二)园区组织领导和管理及运行情况
省科技厅认定的3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实践了“1+1+1”(领导小组+管委会+专项工作组)的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模式。每个园区都成立了农业园区管委会,有机构编制的独立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3个(嵩明、石林、凤庆),依托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有15个,由独立科技局管理的有3个(玉溪、蒙自市和文山市),由县级科技部门配合管理的有14个,各管委会人员共计501人。目前各园区管委会的职能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完善部门分工,对园区进行规范管理,体现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二是出台各类政策,集聚并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包括产业、土地,科技、平台、人才等,助推企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园区基础设施及资金投入情况
35家农业科技园区结合自身发展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明确了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建设内容、主导产业。35个园区建设核心区共计368.32万亩,示范区702.46万亩,辐射区2772.41万亩,截止2023年35家园区共投入资金285.7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共计45亿元,入驻企业投入242.36亿元,引进项目277个。核心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已完成“五通一平”建设,嵩明、石林园区已达到“七通一平”,建立了现代农业设施:如温室、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采用智能化管理,有相应的“三废”(废水、废气、废弃物)处理设备,对农作物和畜禽排放回收利用,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较高,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总体要求。
(四)园区科技支撑情况
1.科技研发平台
园区集聚了各类科研机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成为促进当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研发基地和服务平台;吸引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大学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入园创业,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统筹科技资源能力不断增强。与园区有合作关系的科研单位306家,公共服务及电商平台35个,科技人员11562人,建立科技研发平台123个,州市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160个,州市以上技术中心370个,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9个,星创天地86个,州市以上众创空间33个,科技孵化器11个。
2.科技成果转化
园区2023年专利授权累计数5020项,其中,发明专利581项,实用新型专利4439项。园区取得的科技成果数量为1491项,转化推广应用有233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418个,绿色食品认证数量890项,有机认证数量474项,地理标志数量89项;园区引进新技术数391项、新品种297个,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五)园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情况
园区建立了技术服务人才队伍,通过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培训,加快现代农业科技辐射。园区引进中高端人才2551人,其中高端人才177人,科技特派员人数2093人。开展各类技术培训74万余人次,带动农户230万余人;培养技术人才629人,带动农户59360人。
(六)园区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按“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层次布局,形成了“没有围墙”的农业科技园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35个园区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产值过百亿的园区有5个(玉溪、元谋、文山、宾川、普洱)。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28%、52%、20%,园区内农民年可支配收入平均为1.87万元,比当地农民平均可支配收入高23%,就业人数达348613人。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优化农业园区规划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相关要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建、农民参与、要素联动、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方式,进一步聚焦凝练产业,统筹做好园区建设规划的调整、优化和修编等工作。
(二)完善农业园区运行机制
探索实行“建管分离”、“建运分离”等多种市场化运营方式,激活各方力量, 集聚多方资源, 保障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拓展各园区社会投融资渠道,聚焦科技创新、智能农业和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项目资金落地,加快园区建设。
(三)强化园区科技支撑
在园区建立产学研基地、研发平台、专家工作站等,与高校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主导产业研发平台、产业技术试验示范平台和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园区企业与高校院所共享技术、人才、实验设备等资源,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功能,打造高质量区域产业集聚的载体,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四)提升园区人才储备
积极营造农业园区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吸引高端人才入园开展服务;鼓励高校院所专业人才到园区按照产业链、价值链布局开展创业创新,探索“园区+企业+院校”的人才培育机制,为农业园区发展储备多元化的人才资源。整合云南省科技特派员、特派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农业基层科技人员为园区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8月12日
(联系人及电话:农村科技处 吴杰,631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