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辉委员:
您在云南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提案(第708号),交由省科技厅主办,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会办。我厅与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就提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5条意见建议全部采纳。2024年6月4日,省科技厅与您进行了电话沟通协商,您对回复意见表示满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后,现对提案答复如下:
一、关于“尽快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云南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议的答复
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云南省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结合我省实际,2024年1月5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12项重点任务,提出到2026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省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60亿元。助力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320亿元。《方案》的出台,为我省进一步聚焦推动专利产业化,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更好服务我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会同省市场监管局认真按照《云南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年》,持续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中小企业,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转化率和实施效益,为推动全省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关于“像在专利创造质量提升方面下功夫”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强化专利运用效益政策导向”
一直以来,省科技厅在科技计划项目、科研平台和科技人才的立项、验收等各个阶段,将知识产权的取得和运用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知识产权指标是一票否决指标,不具备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且对知识产权情况、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采用分类评价方式进行量化打分评价。
(二)关于“强化创新源头供给,持续扩大高价值专利增量”
一是围绕我省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省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2023年云南省被确定为专利转化奖补省份,获得中央专项资金1亿。省知识产权局及时制定方案,开展培训,对7所高校、8家科研机构、9家国有企业和17个园区给予立项支持并下达项目资金,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对达成并备案的专利开放许可,依法依规予以技术合同登记认定。通过项目实施,大幅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力支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发展,有效推动我省知识产权量质齐升。截至2023年底,全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1件,提前完成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目标。2024年截至目前,专利授权2746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025件,同比增长53.44%;发明专利有效量达26796件,同比增长25.49%。
二是为切实提升高校专利转化创造质量、加快转化应用,省教育厅积极组织全省高校开展“百校千项”行动,以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为主线,加强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成果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和高效益转化贯通起来,推动高校知识产权工作从侧重管理向强化运营转变。
三是省市场监管局以企业、园区、县(市、区)为主体,通过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试点示范认定、管理规范认证等知识产权强企强县(园区)措施,充分挖掘专利价值,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促进高价值发明专利向企业聚集发展。
(三)关于“加强专利代理能力建设,提高专利文本质量”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建立了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律师、技术经纪人、技术转移(交易)专员、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师等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培训制度,提高各类人才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近几年组织知识产权人才认定、专利代理师和知识产权师考试,识别并培养了一批扎根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行政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大型企业、高等学校的从事知识产权科研、管理、教学、服务和研究,掌握知识产权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行政能力的多领域、多层次人才,使这批人才成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带头人、实践者,为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提供了智力支撑。
二是强化专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培育,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化。省市场监管局通过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强化代理机构监管,促进代理行业规范化,为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保驾护航。2023年系统随机抽取代理机构105个,均未发现问题。同时,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商标代理行业专项整治。制定商标代理行业专项整治方案,核查我省商标代理企业情况,并组织商标代理机构进行重新备案。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审核结果公告,云南省410家机构通过了备案。此外,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培训,积极引导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充分利用国家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提高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水平,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提供专业服务。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承办全国代理师考试(昆明考点)工作,加强专利代理师的执业培训和商标代理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专利代理师、知识产权律师、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师等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培训制度,提高各类人才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产品,开展各级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充实和提升全省知识产权系统、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机构)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骨干节点和服务网点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探索由高校、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交流平台。此外,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将结合职能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纳委员建议,共同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积极支持和鼓励高价值知识产权产出。
三、关于“在专利创造质量提升方面下功夫”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委印发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要求,省市场监管局认真组织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力争2024年底前,实现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全覆盖。2025年底前,加速转化一批高价值存量专利,加快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利创造和运用机制,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明显增强。截至目前,我省42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计16885件存量专利列入盘活范围。
(二)关于“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运营”
一是省科技厅联合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成果转化若干措施,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加强市场化运营能力。按照“有独立的专业机构、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有固定的职能职责”的“五有”标准,在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探索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机制与模式,建设一批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水平专业队伍。
二是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继续安排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资金、乡村振兴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三)关于“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
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2023年云南省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申报工作,优先支持在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备案的企业和科研组织。鼓励通过两年培育的云南省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纳委员建议,积极培育并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
(四)关于“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
近年来,省科技厅积极打造云南省科技创新基金联合体,强化撬动社会资本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全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资金支持。一是设立机制。2023年6月,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省金融控股集团共同成立云南省科技创新基金联合体,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汇集省内外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优秀创业投资者,通过成果转化融资项目路演、融资对接、科技重大项目、重点研发成果转化项目推荐等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二是建全体制机制。推动省政府印发《云南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实施方案》,统筹发挥“股债贷保”各类金融市场作用,建立由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省科技厅双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工作联动机制,融合政策资源,全力深化科技金融服务。三是优化信贷供给。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独立融资的可得性和有效性。2023年末,全省四类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稳步增长至1083.31亿元。四是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指导金融机构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运用,完善企业发债金融服务,探索科创票据发行模式,拓宽科创领域主体融资渠道。2023年,全省累计发行科创票据14只,发行规模134.5亿元。五是深化银企对接。省科技厅会同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开展“万户企业金融精准支持行动”,梳理形成1万户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加强上下联动,指导人民银行各州市分行开展名单企业经营及贷款需求等情况全覆盖摸排,及时传导科技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加大支持。
此外,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融资许可工作。2023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15.22亿元,其中专利质押114项,金额12.23亿元,专利出让2674次,受让2594次;专利许可474次,被许可830次。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发挥好科技创新基金联合体作用,引导基金联合体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到科技成果推介、投融资对接、科技招商推介等活动。会同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继续推进落实《云南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实施方案》,持续开展科技信贷能力提升行动,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型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关于“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健全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运用激励机制”
一是支持省内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共同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中心。
二是支持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并实际落地产生效益的,按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金额(以收款票据、银行收款凭证等材料为依据)的3%给予奖补,每家年度最高100万元补助,关联技术交易除外。
(二)关于“发挥企业专利转化运用主力军作用”
省科技厅持续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制度,出台《云南省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20条措施》,探索建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项目形成和组织实施方式,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项目指南编制过程中面向企业等创新主体征集技术需求,明确重点研发项目和重大项目一般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研究方向组成联合体申报项目。创新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探索试行“科技揭榜制”“赛马制”项目,截至目前,围绕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领域,实施科技揭榜制项目5个,赛马制项目1个。出台《云南省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工作方案(试行)》,明确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组建的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的创新联合体,承担科技重大项目,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已围绕锡铟、铜铅锌、新能源材料、铝基材料、花卉等领域,组建5个创新联合体。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完善重大科研任务形成与实施机制,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和科研院所解题、市场阅卷”的科研攻关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关于“健全专利转化运营服务网络”
一是2017年印发实施《云南省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市、区)建设方案》,着力推动县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战场,已建成云南省技术市场1个,州(市)技术分市场10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33个、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28个,搭建了省、州(市)、县(区)三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二是省科技厅依托云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覆盖全省的网络化、开放式、专业化技术交易市场,为全省技术交易提供信息发布、知识产权、技术评价、中试孵化、科技金融、政策法规等综合服务,并面向全社会开放使用。云南省技术市场设立了科技信息、技术交易、科技服务、科技资源、行业动态、合同登记、科技金融、科技商城、活动路演等板块。建立了信息技术、能源、化工、环保、冶金流产、机械、医疗健康、生物制药、电子电器等25个科技大数据。建立了中外专利大数据检索平台,可检索全球103个国家或地区的26个专利数据库,专利数据超过1.1亿条,可检索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全文。并与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GMS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平台、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外专利大数据检索平台等实现有效对接,解决供需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资源数据的专业化管理。截止2023年底,已搜集展示科研成果信息98399条,累计发布技术需求54596条,专家注册人数9975人,共计注册高校科研院所150家,企业注册2843家,会员注册8186人,服务机构注册350家。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支持省内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共同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中心。支持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并实际落地产生效益的给予财政资金奖补。依托成果转化线上及线下平台、技术转移聚集基地、中试基地、孵化器、成果孵化飞地、概念验证中心等相关平台建设单位以及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探索创新专利成果转化运用模式。
五、关于“在组织保障措施方面下功夫”建议的答复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组织保障方面,争取出台一系列措施。一是完善尽职免责机制。二是营造良好成果转化环境。高规格举办腾冲科学论坛等各类成果转化活动。省州(市)县三级联动,定期组织高校院所、园区平台、科技企业和技术转移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校地合作、主题论坛和开放日等活动。搭建专业化品牌化科技成果转化交流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精准对接、开放合作、展示交流、深化改革等主题活动。强化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各项政策及时精准执行到位。三是强化政策协同。强化科技与财税、产业、人才、金融等政策协同。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堵点问题。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水平纳入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四是强化跟踪督促。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事项的监督检查,加大全流程风险防控,主动跟踪服务,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引导和创新督查评价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督查评价考核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并作为对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重要评价及财政科技资金支持的重要参考。
您提出的意见建议非常中肯,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将结合职能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纳。感谢您对云南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6月11日
(联系人及电话: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 张磊,0871-63104096、1375911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