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云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来源:社会发展科技处     2025-02-10 16:18:10     【字体: 】    

段云龙委员:

您提出的“建设集文化体验和高科技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意见建议已交由省科技厅办理。经认真研究,现函复如下:

省科技厅结合职能职责,积极围绕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业态建设,科技赋能推进文化体验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文旅科技创新发展和品质提升,促进传统景区、旅游业态和旅游模式转型升级,增强云南旅游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

一、积极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引领和支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虚拟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关键技术与平台研究”项目。该项目围绕云南省历史文化遗迹滇越铁路、翁丁佤寨、古镇古城等,以及少数民族民居、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舞蹈等文化资源,面向基于多源数据与智能计算的物体形状与材质反射建模、多源数据融合的大范围场景三维重建与理解、虚实融合数字表演创意与展示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采集与建模软硬件系统,初步建成面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文化创意、科普传播产业需求的高端数字化采集与建模平台。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舞蹈、云南特色文旅等方面保护与传播提供强有力支撑。一是完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数字表演与创意展示系统设计,目前正在进行系统开发。二是完成面向云南文山彝族、壮族的铜鼓舞和南涧彝族跳菜舞的虚拟现实舞蹈展示与交互体验设计与研究。三是完成采集并重建了剑川古镇、丽江宝山石头城、河湾村等虚拟场景,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舞蹈、云南特色文旅等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二)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电子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项支持实施“面向智慧旅游的行业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重大项目,项目由云南大学牵头,联合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云南能投云能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丽江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实施,集聚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以智慧旅游为核心,推进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与文旅行业深度融合,使智慧旅游成为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项目搭建旅游行业基础资源数字化采集、加工、共享平台;研发旅游行业基础资源数字化平台1个,旅游行业基础资源数字化采集、加工与共享平台2套,实现个性化旅游智能推荐系统、云南省知识图谱行程助手。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在个性化推荐用户数量17.83万人;为丽江玉龙雪山直接服务游客532.6万人次。项目期内申请发明专利8件、授权5件,登记软件著作权8件,出版专著1部。

二、推进科普研学融入文化体验促进旅游综合发展

围绕旅游相关科普基地及科普资源,2024年支持开展科普研学开发、科普基地能力提升等相关工作项目6个,金额60万元。支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博物馆依托馆内4A级旅游景区资源,研发科普研学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研学活动,包括野外化石考察、化石采集体验、化石标本修复等,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支持“在滇世界遗产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科普项目,围绕哈尼梯田、石林、三江并流保护区等旅游资源开发中小学科普课程和研学活动,多维度传播在滇世界遗产价值,提高公众文化体验并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三、积极培育旅游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推动旅游企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旅游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引力度,持续支持文化旅游方面科技副总遴选,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促进文化旅游与高科技产业的融合。2024年遴选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的蒙睿博士赴怒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科技副总,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突出科技含量,融合现代先进适用技术,兼顾特色与创新,推进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已培育认定云南旅务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旅游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大理智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丽江一滴水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云南旅游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已升级为“云南旅游文化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成为国内云南地区最大的旅游文化电商平台之一。公司研发的云游网旅游文化服务增强现实APP“云游AR导览”能够为景区从传统景区向全新融合沉浸式体验景区转型,融入AR景区的概念,为游客提供更加精致的旅游路线和旅游体验服务。

省科技厅实施的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双创”专项“千寻动漫—数字非遗文创·动漫IP+文旅赋能”项目,制作《苍山小册子》数字漫画,出版《苍山小册子2:风花雪月》漫画实体书,深度挖掘非遗文化、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进行非遗产品+动漫的结合衍生产品设计开发,推进文旅产品创新,在各类平台上线动漫传播助力云南文化旅游。“最酷民族风—云南民族文化年轻化表达”项目,依托云南特有的民族文化多元特性,采用“民族文化+再创新”的短视频拍摄形式,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等多个目前最为主要的互联网短视频传播平台,将云南特有的民族文化带入“Z世代”的视野中,让民族文化更好地触达他们,与其同频共振,达到更广泛的宣传效果。以特色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乡村振兴和公益为主题,联动融媒体、地方企业、旅游平台合作方,共同带动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地方文旅发展。

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培育文旅新型研发机构提升文旅科技赋能,培育建设了“云南高原温泉康养产业创新研究院”和“云南云陶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2家云南省新型研发机构,一体推进文旅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云南云陶产业创新研究院由华宁县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研究院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集聚整合陶瓷产业科技和人才创新资源要素,围绕行业天然秞料技术、陶瓷废弃物建材资源化应用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通过产学研深度补链强链,积极融合现代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兼顾特色与创新,进一步发掘和弘扬传统工艺制品文化价值,文化和科技融合支持和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对文旅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文旅产业和科技融合。围绕文旅产业发展科技需求,积极引导和支持省内外有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文旅科技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行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丽江等重点旅游城市开展文旅科技融合试点,结合云南旅游人才、团队、平台、学科、新型研发机构等条件和科研水平及能力,积极推进文旅产业科技创新应用研发工作。一是发布2025年重点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强化科技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其中数字云南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明确提出,大模型关键技术及创新应用,主要支持面向垂直领域和场景化智能化应用需求,研究领域化、场景化的多模态、多语言大模型构建方法,研发基于领域大模型的多模态内容生成、个性化内容生成、领域智能问答、多语言翻译、行业数据智能挖掘等关键技术,研发大模型创新应用系统在政务、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二是通过“自上而下”方式,组织云南师范大学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丽江市玉龙县三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丽江市和德宏州相关部门,策划省级文旅科技计划项目,围绕丽江白沙壁画(文物的智能活化)、德宏景颇族目脑纵歌(非遗的智能活化),开展文化遗产的资源数据库、知识图谱体系构建,智能旅游驱动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创意设计,促进文化遗产向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转化,AI 环境下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品设计技术,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品情境化对话互动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研发“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挖掘—文化遗产旅游创意—场景与情境再现活化”等智能化活化技术,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活起来”,更好地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与利用,融入文化旅游产业应用领域,推动建设集文化体验和高科技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

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及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2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孙进,0871-63136003)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