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
按照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建议办理要求,现就茶江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设施农业支持力度的建议》(第0941号)涉及省科技厅的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在接到《关于加大对设施农业支持力度的建议》(第0941号)后,省科技厅高度重视,按照《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通知》(云人办发〔2025〕10号)要求,及时落实牵头办理处室,结合工作职责逐条分析研究,认真负责回复代表提出的建议。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关于代表提出设施农业存在“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不足,设施农业涵盖多学科领域技术,从精准环境调控到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研发与应用存在滞后性。在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方面,稳定性和精准度不高,国内部分产品仍依赖进口,自主研发技术的推广应用范围有限,农业技术人才匮乏,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导致新技术难以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问题,我们认为:设施农业是通过人工调控环境因子(如温、光、水、气、肥等),实现动植物全天候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具有环境可控性、高效生产性、技术集成性和产业多样性的特点。提升设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发展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当务之急。
近年来,省科技厅围绕“1+10+3”重点产业,积极推进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立项相关科技计划项目22项。比如2024年,安排460万元立项支持昆明埃舍尔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实施“云南月季等3种花卉人工智能决策指导与精准种植系统研究开发”项目,参与单位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玉溪禾韵园艺产业有限公司、开远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以最具代表性的月季(玫瑰)、菊花为研究对象,将花卉种植管理知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搭建物联网设施,采集作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完善农艺数据及其采集标准,构建生长模型;将智能算法与花卉种植管理深入融合,研制多智能算法融合的决策控制系统,形成精准种植体系以及土壤墒情发展趋势预测模型;研制“云花”产业云端管理、应用服务平台以及智慧灌溉及无人植保设备设施。将研发成果应用于示范基地,解决化学农药和化肥施用量过大、水分利用率低、病虫害预警难、识别精度低等一系列长期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项目建立核心示范基地5个,示范应用3万亩以上,相关技术辐射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切实将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于花卉产业,助推云南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关于代表提出“提升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水平,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大对设施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建立设施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地区设施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农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设设施农业相关专业课程,定向培养设施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开展多层次的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设施农业生产技能,完善市场流通与品牌建设体系”建议,我们的答复意见是:
一是省科技厅始终秉承以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加大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研发的支持力度,将设施农业研发作为布局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切入点,在“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中均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予以优先支持,组织实施好高原特色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重大项目。
二是在已发布的《2026年高原特色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继续将设施与智慧农业列为重点支持方向,全链条多维度围绕智慧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布局设施农业无土栽培基质国产化替代、数字农业、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加强设施农业技术的集成示范工作,建立设施农业技术示范应用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三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项目、带资金、带信息服务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尤其注重设施农业领域科技特派员选派,提升职业农民在设施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技能,以科技助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5月8日
(联系人及电话:吴杰,63163265)